随着人渐渐多起来,酒楼也热闹起来。大家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讲一些道听途说。王浩慢慢的也知道了一些小世界的风俗人情。但更多的是讨论天地门招收弟子的话题,原来冀州是天地门的势力范围,由它管理冀州。小世界还真像王浩猜的那样有九个州,各自管理一州,看来这里面的人对华夏还是念念不忘。不过王浩从一进来就有个疑问,通往外面的洞口又没人看守,怎么这里就没人出去呢?酒楼里大多都在讨论天地门招手弟子还有其余八州的门派招收弟子的事。因为每个门派各自管理一州,每二十年有一次大比,会按名次分配资源,这里毕竟是小世界资源有限,所以互相之间竞争激烈。每次在招收弟子时竞争也很激烈,各州各派暗地里秘密活动网络桃花源里的天才弟子。这一点倒是和外面一致,重视人才搜寻和培养。而人才的搜寻和培养,还有宗门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产,所以李公子之流即使天赋很差也能进入门派,谁让人家有钱。门派得到财物,李公子之类结识能人异士,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咱们的学校也有类是的学生,父母花钱把他送入一流的学校,就是要结识一些未来的市长、省长、部长等。
偶尔也有提到外面的世界大多都是鄙夷的语气,说什么忘祖背典、道德沦丧等连衣服都穿的不伦不类,尤其女子的衣服,人心不古,哪里还有礼仪之邦的风范。在看环境,沙尘暴、雾霭、废气、农药、污水等简直像人间地狱,言下之意,他们这里才是真的华夏之根本,人间之天堂。王浩觉得他们有些言过其实,你不与时俱进还不被淘汰,植物都知道物竞天择不断进化。不过这里的空气环境真的很好,天蓝、云白、水清、花香是有点天堂的味道,关键是寿命真的很长,普通人活到一百六七,二三百岁的也很常见,而那些在门派里的高手老怪甚至七八百岁。要是外面的人知道桃花源里人的寿命的话,王浩简直想想不出。陶渊明写的那个渔夫的待遇王浩觉得当年可能,现在听这些人的语气他觉得自己没有暴露身份是正确的。现在桃花源里的人明显排斥外面的人,就是当年也把渔夫送出了桃花源,而且更加隐藏了自己,当年洞口可没有用石头堵住,现在过了一千六七百年没有人再误入桃花源,估计洞口没有以前堵的那么严实了,自己才能侥幸进来。
不过王浩还是没明白这里的人怎么能抵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人常说好奇害死猫,他们就不好奇外面的世界吗?在酒楼做了半天也没听出来他们为什么不出去,他们也好奇外面的世界但就是不出去,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抽空去转转也好啊。前两天不是还有人出去采购东西吗,这些人应该也能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