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清晰,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众人前行。
随着命令的下达,整个云中郡守军,在这一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
西门与东门的战斗愈发激烈,刘钰亲自穿梭于两线之间,指挥若定,他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每一次出现都如同定海神针,稳定着军心。
然而,叛军与西凉军的人数众多,攻势凶猛,云中郡的防线开始出现了裂痕。
“将军,箭矢将尽,没有援军,我们支撑不……”
一名副将颤抖着声音,眼中满是不甘与绝望,话未说完,就体力不支,用兵器强撑着身体,不住的喘息。
刘钰深吸一口气,望向远方,那里是朝廷的方向,也是他心中最后的希望。
“援军必至,我等只需再坚持片刻,告诉将士们,我刘钰与云中郡共存亡!”
如今哪里还有什么援军,丁定都自身难保,远在幽州的吕凯军,一时半会还无法抵达并州。
刘钰话音刚落,又一波敌军冲上了城墙,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
刘钰挺枪上前,与敌人近身搏杀,每一枪都蕴含着必死的决心,在一次与敌军将领的交锋中,他终因力竭,被对方一刀劈中,鲜血染红了战袍。
“太守!”周围的将士惊呼,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保护他们的领袖。
但刘钰却用尽最后的力气推开他们,笑道:“我刘钰,生为汉人,恨不能诛杀国贼董卓,尔等继续坚守,待援军至,定要保我云中安宁!”
言罢,他轰然倒地,一代铁血太守,就此陨落。
城头的将士们悲痛欲绝,但他们没有忘记太守的遗志,继续顽强抵抗,终因大势已去,云中郡失陷。
战后,李肃面对着俘虏的部将,开始了他的劝降工作,他深知,人心向背,是决定能否夺得天下的关键。
虽然他们反抗的十分激烈,但是过了这个势头,肾上腺素过去,他们便会有人格外看重自己的生命。
“诸位将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董卓公雄才大略,乃天下归心之人。若诸位愿降,必能共图大业,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李肃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屈服。一位老将挺身而出,怒视李肃:“我等深受丁家恩惠,岂能背叛朝廷,投靠国贼董卓!今日虽死,亦无憾!”
李肃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将军忠肝义胆,李某佩服。但请将军放心,李某必会善待城中百姓,不让无辜之人受战乱之苦。拖出去斩了!”
随后两个侍卫将反抗的将军,拖到刑场,命刽子手将其斩首。
最终,一部分将领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归降,而另一些则坚持了自己的忠诚,宁死不屈。李肃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安葬。
此战俘虏几千并州军,又白得几千并州叛军,并州一半落入董卓之手。
随着云中郡的收复,西凉大军的威名更加显赫,董卓拿下并州四个郡,并州之势,危在旦夕!
李肃和李儒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深思。
“天下大势,如棋局般复杂多变。”二五仔李儒心中默念,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的光芒。
在他眼里,谋士以身入局,就算胜天半子,亦是失败者。
只有保全其身,名流千古,才是谋士中的胜利者。
至于是威名,美名,臭名,恶名,那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