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兰很开朗,也很健谈,见识也不凡。特别是她还懂不少的生意经,颇有点像经济学毕业的学生。
她说在上海市,看过不少舅舅的藏书,其中就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书籍。
在70年代,能够接触到这些方面的知识,算得上是比较前卫的了。她舅舅就是研究这些学科的,所以才被人划为“黑五类”。
谢锐也在她口中听到了“金融”一词,没想到这姑娘,对经济学的涉猎还蛮全面的。
“晓兰,差点忘记了,我那里有一批电子手表,交给你售卖如何?”谢锐决定试一试曲晓兰的能力。
曲晓兰一听,自信满满道:“我以为你忘了呢!只要是上次那种手表,我保证年前就可以打开销路。”
“下午你要上班,我也要载村民回去。这样,明天我将手表送到你家里,你也不用去操心资金问题,先货后款。”谢锐毫不犹豫道。
曲晓兰一反常态,俏皮地眨了眨眼:“那一言为定,我明天申请休假,就等着你上门。”
此时她的脸,好像展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曲家老三也是很漂亮的,特别是她笑的时候,嘴角边弥漫着笑意,酒窝荡漾其中。
谢锐一阵失神,连忙转移目光,问起如何包装玻璃瓶才不易碎。
“这个交给我。”
曲晓兰答应帮忙包装,又好奇地问:“锐哥,你买那么多玻璃瓶,是不是用来装酒?”
买酒的事,对曲晓兰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谢锐将自己正在收集酒的计划说了出来。
曲晓兰有点不乐意道:“嘿,你要买酒,怎么不来找我呀?你不知道我负责供销社糖烟酒专柜吗?”
“我倒想去供销社买,可没有面额酒票呀。”谢锐无奈道。
“你需要多少酒票,我可以弄来。”
曲晓兰大包大揽,凝思片刻又道:“只需给我几天时间,可以给你搜集到几十张2-5元酒票。”
谢锐见她不似开玩笑,问了一句:“如何换?是等面额购买吗?”
曲晓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供销社的售卖员,都会分配一定份额糖烟酒票证,也不多,每人几十块钱面额,我可以用现钱跟她们换一些。”
“需要多少钱?我先给你。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不过数目得清楚。”谢锐转过头,一本正经道。
“呃——”曲晓兰嘴角一弯,谑声道:“如果是钟离秋帮你做事,你会不会也要算清楚呢?”
“咳,看什么事情。要是合作开公司,数目当然是要清楚的。”谢锐圆滑地想避开这个问题。
曲晓兰扑哧一笑,说道:“锐哥,你不算是做生意的人。”
“为何这么说?”
曲晓兰雪白的皮肤微微发红,赧色道:“生意是生意,生活是生活,两者区分开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