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毕其功于一役(1 / 2)

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

    但陇西李氏骨子里是不认的,认为这是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姓氏更显赫,有意提高门第。

    而僧人法琳曾就此当面质问李世民,说:“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也就是说,这个和尚认为李唐皇室既不是出自老子,也不是陇西李氏,实乃当年拓跋达阇改汉姓的产物,李氏皇族是鲜卑后裔。

    这让李世民非常尴尬。

    殊不知,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已经证明李唐皇室与陇西李氏的基因完全吻合。

    公元400年,李暠在晋昌太守唐瑶等河西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西凉政权,成为西凉太祖。

    西凉被北凉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出仕北魏并徙家于关东。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年间定姓族时,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后族四姓。

    陇西李氏则因李冲位高权重,得以与他们并称为“五姓”。

    从此陇西李氏成为北朝顶级士族,也是唯一出自西州而影响中土的大族。

    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奈何皇族有意攀附,人家还不乐意。

    这些士族大家就是这么骄横。

    现在这个李铮把皇室搬出来,也不过是被逼无奈,暂且利用罢了。

    而且他所在的仅是陇西李氏的一个分支,其他分支未必愿意沾皇族的光。

    在这种情况下,跟他扯毛线啊!

    杜荷将手一指道:“你可以走了,不送!”

李铮没想到他这么横,敢让皇族捐款,又生一计道:“杜大人才华惊世,早已不用我夸赞。奈何孔庙文斗的规矩皆是杜大人所定,难免有人会质疑杜大人胜之不武。”

    杜荷早就猜到这些士族会玩这一招了。

    赢不了就想自己定规矩。

    他借机道:“你们这是想事先决定文斗斗什么,让我即兴发挥?自是没问题。不过这样一来,肯定不能只捐一万贯了。”

    “我有一想法。”

    李铮大声道:“这样一个士族一个士族地斗,杜大人不知道要斗到何时,不如允许剩下的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联手推举一人圈定文斗范围,然后再与杜大人一较高下如何?”

    听他这么说以后,杜荷笑了。

    这家伙倒是挺聪明。

    一方面,把剩下的这些士族聚集起来,容易形成合力,不会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琅琊王氏那样被各个击破。

    尤其是琅琊王氏,输得太惨了。

    这无疑给还没参与文斗的七大士族敲响了警钟。

    不能再按照他的这种玩法来斗了。

    不然他们恐怕都要重蹈覆辙,落得个倾家荡产的悲惨下场。

    而且在能够先下手为强后,七大士族的赢面本身是大增的,再加上庞大的人脉,推荐一个人来战胜他,在他们看来可能并非难事。

    另外一方面,即便还是输了,那也是他们一起扛。

    不用像琅琊王氏那样沦为天下笑柄,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在捐款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通过内部同舟共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方式来凝聚彼此,也能为日后抱团崛起留下火种。

考虑到李唐皇室的态度一直很微妙。

    这么做也相当于是在变相向陛下施压。

    李唐皇室到底是不是陇西李氏?

    如果还这么自称,置身事外岂不贻笑大方?

    倘若眼见山东士族被他斗得一败涂地,他们又变了说法,那也是自打脸。

    无论怎么看,此举都会让李唐皇室陷入尴尬之境。

    必须得说,这是步好棋,也注定让孔庙文斗达到沸点。

    杜荷其实也不想一个个去斗了,太浪费时间。

最新小说: 穿越失败,我靠女儿躺成幕后大佬 被污蔑当天,反手编辑大帝背景! 星空主宰 不败 旧神,连发枪和禁酒令 鸣龙 绝世剑魂 天道都不敢惹她,你居然夺她神骨 武神风暴 宠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