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 > 玄幻 > 张红军从1975开始 > 第17章 发现暗室

第17章 发现暗室(1 / 2)

张红军带着满脑问号,回到田头。

    大队男社员与老男知青们主要负责砍玉米杆,女社员与女知青负责掰玉米棒子。

    新来男知青与一部分男社员负责运玉米棒子,到晒谷场。

    一些老人与孩子们负责晾晒,同时晾晒的前两天收下来大豆。几亩地的晒谷场满满当当的。

    张红军以查看男知青运送玉米棒子为由。接触了赵爱党,以求能从其身上发现一些端倪。

    但然并卵。

    仔细观察赵爱党根本没有异常。与其他知青一样,没有出彩表现,也没有偷奸耍滑。

    平平常常,不显山露水。

    张红军不敢有其他动作,装出对自己本职工作负责的样子,转了一圈。走了。

    收玉米比收其它农作物,相应来比是比较轻松。有时还能遇到没有干透又比较甜的玉米杆。

    农村人叫甜杆,当成甘蔗吃。

    遇到这样玉米杆社员总是砍一些,带回去给孩子们甜甜嘴。

    当然了自己也趁这个机会,啃上几口。在这物资贫乏的年代,糖都是奢侈品。

    这样的甜杆是孩子们至爱。

    新来知青没有吃过,见社员与老知青吃的香甜。也拿有水分玉米杆,张口就吃。那是又涩又苦。

    引来社员们一阵大笑,孩子们也投来鄙视目光。

    经过了解才知道,不是所有的有水分玉米杆是甜杆。

    有经验的农村人甚至是农村孩子,一眼就能认出,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没有经验的,只有用嘴尝尝。

    只有玉米杆上面玉米棒子,上面没有结玉米棒子,或者是结的是乌子,也就是长的是猴子似的,歪瓜裂枣的玉米。

    才有甜甜的味道?

    在甜杆加持下,人们也不觉太饿太累。因为甜的味道总是会让人快乐,有一种幸福感。

    人一旦有幸福感,心情就非常愉悦。

    这不老汉余良高兴唱了起来:“敲起鼓来,打起锣。我推着小车来卖货,车上的东西真不少。

    铅笔、钢笔、文具盒。老太太的老花镜,大姑娘的红头绳。还有小伙子喜欢的

    ……

    社员们听了高声叫好,纷纷喊:“再一个,唱首带彩的,那够劲,有味。”

    他老伴余大妈骂道:“你这个老六叶(指不正经),吃饱撑的,还是没累着。满嘴黄腔。”

    贫嘴张长河喊道:“婶子,余良叔这才是老庄稼人。你没听说吗,地里不讲荤话,庄稼不旺。”

    众社员纷纷附和:“长河说得对,余良叔再来一段。余良叔怕老婆,就不要唱。”

    老汉余良也上劲了:“你这老娘们家家的,也敢管老爷们。”

    干咳两下唱道:“腊月寒冬大雪飘,无人暖炕夜难熬。一人一床夜漫长,可怜没有美娇娘。夜漫漫,岁月长。上哪去找丈母娘。张媒婆,李媒婆。我不挑,也不捡。”

    一曲唱罢。

    小伙子听了嗷嗷叫,小媳妇大姑娘听了脸红了。

    两世为人张红军听了,感觉到这民间小调有意思,虽然有点粗俗。但是有民间有种韵味。

不是后世那些小鲜肉,无病呻吟,或是跟仙家上身似的。

    大队支书转了过来大声道:“余良老哥,不要唱了。这黄腔淫调,给红干将知道了不批斗你。

    社员同志们,加把劲使劲干。今年收成不错。等秋收结束了,我和大队长到公社请放映员来我大队放电影。”

    一听有电影看,所有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小伙子如同跳圈公猪,几乎跳过玉米杆。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张红军按照惯例一一记上工分。记潘兴华八个工分。

    潘兴华不愿意了:“都是干一样的活,怎么工分不一样。你张红军是打击报复,歪曲事实,没有实事求是。

    我要找大队长举报你,任人唯亲事实不分,搞山头主义。”

    张红军道:“大多数知青工分和你一样都是八工分,只有队长陆长青与大个子刘国胜是十工分。

最新小说: 开局悟性逆天,悄悄修仙成圣 北境之王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 穿成反派大小姐你叫我正道的光? 狂人不写日记 我不是领主 诡秘:从秘偶开始生存 人在皇宫:从升级化骨绵掌开始 晦朔光年 破甲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