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已经收了我的借条,咱们府上今日起便是负债的了!所以……”秦子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秦明远,用手拍了拍面前的账本,“所以,父亲日后要好好打理咱们府上的产业,以期尽快还上姨母的庄子。”
“接了就好。”心大的秦明远丝毫没去深思安夫人为何就接了借条,只是顺着秦子衿的话点头道:“你放心,为父会好好打理这些产业的。”
“那您知道咱们府上有多少产业?每年进账多少?专供哪些开支?”秦子衿三连问。
这一下,直接把秦明远问懵。
他勉强知晓自家有哪些产业,但以前都是娘子孟婉儿打理,而且打理的很好,他素来不用过问。
“这些为父自会慢慢学习,”秦明远说着起身绕出书桌,伸手摸了摸秦子衿的头,“你临别在即,就莫要操心这些事了。”
秦子衿却仰头看向秦明远,“爹爹可知,咱们府上去年多买了一百亩田,还添了两厢铺子?”
秦明远一脸茫然,显然对此毫不知情。
秦子衿轻轻摇头,继续说:“咱们府上,原本是一处庄子,三处店铺。店铺无力经营,一向都是对外收租的,两处小点,每处三厢,每年的租子加一起才五百两,有一处稍大点,前后加起来有七八厢,能收租六百,去年母亲用府中余钱,左右各买了一厢,连成一片,如今租人开酒楼,一年能收租一千。”
“这一千五百两,咱们府上无需交税,基本也是不用的,之所以现在府中现钱不多,皆是因为娘亲之前把钱拿去买了铺子和田。”秦子衿说着从账本堆里抽出几本,“这三本,便是铺子的账,皆是收入,一目了然,父亲看过就能明白。”
秦明远接了秦子衿手上的账本,还未及翻开,秦子衿便抬手拍了拍剩下的账本,“这些呢,都是庄子上的账,一年四本,每季度庄子上会送本子来对账,庄子上的账就复杂了,女儿细细说与父亲听。”
“咱们家的庄子不大,原本不过三百亩良田,这几年母亲每年都会买进一些,如今总得也有七百余亩了,再加上五六百亩的开荒地,一处果林,一处鱼塘,每年除去庄上农户吃粮,能有三千两的收入,但这三千两不能完全入府。”
“需要交赋税,还有鱼苗、牲畜、种子的支出,七七八八的扣除,真正到府上的便只剩两千两左右。”
“能有如此之多。”秦明远诧异地接了一句。
秦子衿暗自摇头,秦父是真不知柴米油盐,她毫不客气地说:“与爹爹每年二百两的俸禄比起来,自然是多的,但这两千两要用作府上开支。”
“咱们府上上上下下吃穿用度的开支每年要五六百,父亲在外车马、仆役以及应酬,也得二百,礼佛祭祀,又得二百,城中人情往来,再加三百,宅院修葺,又得二百,这些加起来,一年开支约莫要一千五百两,庄子上的钱便只剩下五六百。若是一年顺顺遂遂,这五百便能存下来,碰到多事又或者庄子上年成不好,这五百两便没有。”
秦子衿说完抬眸直直看向秦明远,“爹爹可听明白了?咱们府上一年能余下的银两不过两千两,这还是娘亲好好打理的结果,所以,子衿入京之后,请爹爹一定要认真查看这些账本,好好打理家业,这样咱们才能尽快还上姨母的庄子。”
秦明远现在顾不上想钱的事,他见秦子衿连账本都不用翻开,便能将府中的账算得清清楚楚,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还是自己那一无是处的野丫头。
有如此智慧,入京后为父便能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