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长姐回府以后,母亲叫人来府中裁制新衣时,从来没有长姐的份,还有他和阿姐谢瑜出门,都是从府里另拿银子,就只有长姐拿着每月的月银。
如此想,的确是母亲做得太过分了,可再如何,长姐也不该帮着一个姨娘对付母亲,实在是说不过去。
方姨娘看了两人一眼,然后微微屈膝,“二公子,没什么事,妾身就也告退了,这几日文峥要去国子监跟着王大人读书,妾身也跟着操心。”
“等等!”
谢锦玉顿时皱眉,“你刚说什么?谢文峥跟国子监的王大人读书?”
方姨娘垂眸,满面笑容,“是啊,这还得多谢大姑娘呢,帮着文峥多番走动,这才破例收了文峥这个学生,幸而文峥也好学,如今王大人很喜欢他,还经常夸奖呢。”
谢锦玉现在什么都听不进去,只听到谢青妩将谢文峥引荐给了国子监的王大人,浑身颤抖,他才是谢青妩的亲弟弟,他如今的老师都不是国子监的,怎么没见她为自己走动?
嘭!
谢锦玉将桌上的一套汝窑瓷器的茶具全都挥在地上,“我才是她亲弟弟,凭什么!”
方姨娘看着谢锦玉发疯,抽了抽唇角,转身就走了,自己不拿大姑娘当亲姐姐,还想着要大姑娘把他当亲弟弟,真是有意思。
半年前大姑娘刚回府的时候,从宫里带了不少好东西,什么黄玉婵,还有一些孤本书册,梧桐木制成的古琴,不要钱似的往三公子的院子里送,谁瞧着不眼馋?
就连外头跟着谢锦玉一起读书的同窗都羡慕,求着要来府里掌掌眼,结果三公子呢,就因为谢瑜说一句自己送的礼物比不上大姑娘。
三公子连夜将那些东西全都送给同窗了,气得大姑娘发了好一顿脾气,跑到院子里质问,被夫人和三公子一通训斥,气得大姑娘哭着回了院子。
如今三公子却又眼红大姑娘将文峥送去国子监读书,这不都是当初三公子不要的吗,她求了大姑娘多少次,又送了东西,这才让大姑娘松口同意。
大夫很快登门,银针刺穴,谢母这才悠悠转醒,“夫人这是一时气血逆行,并无大碍,只是日后还是不要轻易动怒,容易中风。”
谢母微微闭了闭眼睛,声音有气无力,“锦玉,你父亲和谢青妩呢?”
“父亲出门去见同僚了,长姐…长姐应该是回院子里,我也不知道。”
谢锦玉闷声闷气,“往后我再也不管长姐的事儿了,她铁石心肠,根本就不把娘和我当成亲人。”
谢母也是一脸怒容,“我真是上辈子作孽有她这么个女儿,哪有阿瑜半分乖巧懂事,她若是在,肯定不会帮着方姨娘说话。”
说完,忍不住面露忧色,“也不知道阿瑜在慈云寺如何了,一眨眼的功夫,都快一个月了,怎么也没说写封信回来。”
谢锦玉点点头道:“母亲,明日我过去一趟,带些东西去看看阿姐。”
提到要去见阿瑜,谢母来了精神,坐起身,“我也去,娘也跟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