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杯酒同样醉人,中文系的迎新晚会举办得非常成功,连校长都招来了,边看边夸晚会办得好,还点名让马传杰的钢琴独奏和大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上全校迎新晚会。
当天晚上,高加林就把文章写好了,晚会有什么节目他早就知道,观众会是什么反应他也猜的差不多,也就校长的到来有些出乎预料,根据提前的酝酿加进去就行。
一大早高加林就拿着文章在办公室门口等着,张长青上班过来一看,赶紧带着高加林进去,接过稿子边看边夸,“好!好!好!和上次相比又有进步,这次要修改的就少多了!我现在就给你改,你在这儿等着,改完誊抄好,我就给《青年报》送过去!”
《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报》并不是一份报纸,前者是上海的市级报,后者是团系统的机关报,两者都以青年为主要读者。
浦江学院地处上海,自然是给《青年报》投稿更容易一些,至于《中国青年报》,要是这篇新闻反响比较好的话,或许会转载。
修改完毕,张长青就马上开始打电话,联系自己相熟的编辑,等高加林誊抄好,他认真检查一番,就赶紧送文章去了。
下午高加林就收到了好消息,《青年报》同意全文刊登,甚至还有稿费可拿,张长青直接就给他领回来了,依旧是千字十五的稿费,五千多字给高加林换来了八十来块钱。
“过几天等学生会开始招新,你记得来找我,今年宣传部正好空出个副部长,我看你就挺合适的!”要不是惯例不允许,张长青都想直接让他当副主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