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开国时正好是倒过来的,宁远侯府顾偃开负责北方军务,实权最重。定国公府子嗣最多,军中掌权者众多,人才辈出。齐国公府徒有虚阶,两代人不入军中了,加之如今官家年迈,齐国公府衰落在即。
本朝开国时一共封了五位异姓王,十九位国公,四十二位侯爵,还有一十五位伯爵,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世袭将军。
不过太祖朝,这些异姓王几乎被全数褫夺,诸多勋贵也没了一半。
袁文绍住的这处宅子原本是开国时的安国公府,门口的街道也叫定安街。在太祖朝安国公府被抄家褫夺封号,流放边疆,而后又被真宗赏给了当时的宰相寇准,荒废了二十多年,菜到了袁文绍的手里。
历经太宗朝真宗朝,到今上四朝,因为站队问题,又陆陆续续的没了一半。
太宗朝征燕云,回来便罢黜了三位侯爵,一位公爵。
到了官家手里,因为刘娥的摄政的事又有不少勋贵被牵连。
到现在算上本朝封的爵位,也就只有八位国公,十一个侯爵,十六个伯爵。
其中像荣妃的娘家只有一个不能传给子孙的承恩伯。先皇后的母族有一个已经降到了伯爵的爵位。
像先皇后的娘家,下一代只有一个将军的散阶。再过两代便要掉出贵族之列。
荣妃家更是如此,荣家下一代就算不上贵族了。
而齐国公府只凭着国公府的招牌,只要不谋反,就能一直传到大周统治结束。
日后子孙荫封不断,只要传承不断,日后也不是没有再起来的机会。
袁文绍和华兰拜访了一圈后。
最后从宁远侯府回家。
“宁远侯府这位小秦大娘子,可真真是菩萨面容,待人和气。”到家之后华兰感慨道。
忠勤伯爵府以前和小秦大娘子根本说不上话。华兰和她没有什么接触。
“你离那位远一些。哪怕你和平宁郡主来往,都别和她掺和在一起。”袁文绍嘱咐道。
袁文绍不是个爱嚼别人舌根子的,当时华兰和小秦氏还接触不到,所以结婚后从来没和华兰提起过顾家的事。
盛长柏也是正人君子,一般不涉及到自身也不随便议论别人。
小秦氏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错。加之自身在汴京贵妇圈的名声也不错。
“官人的意思是,她是装的贤惠?”华兰瞬间反应了过来。
“她也是位可怜人,这世道对女子颇为不公啊。”袁文绍几年前觉得小秦氏可恨可憎。
不过那都是站在顾廷烨的视角上。
近几年倒是重新有了感触。
小秦氏可恨不假,却也是生生的被环境时代逼成这样的。
豪门闺女出身,东昌侯府,在汴京也算的上是排在前头的人家。本应嫁给高门显贵。
可惜,因为她的姐姐东昌侯府的嫡长女大秦氏,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自幼体弱多病,嫁给了顾偃开这个侯府世子后,十年再无所出,不理家,借着病弱不敬公婆。
和顾偃开你侬我侬,不让丈夫纳妾,留下了善妒的名声。
最后只生下了顾廷煜这个羸弱多病的世子。
生生的把东昌侯府的名声给毁的一干二净,东昌侯府的闺女自此从高门大户联姻的名单中划去。
累的小秦氏到了双十年华还嫁不出去,生生成了老姑娘了。
后来嫁给顾偃开做填房,却也得不到顾偃开的宠爱,顾偃开一心一意的供奉着弥勒佛,想和大秦氏下一世再续前缘。
这就是时代造成的悲剧了。
若是活在现代,小秦氏倒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袁文绍将这一切讲给华兰听,同时也将她所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话说官人怎么对他们府上这么了解?”华兰先是感慨一声,同时反问道。
“梁晖的妻姐嫁给了东昌侯府的二公子,所以知道些内情,我上次和他喝酒的时候听了一耳朵。他还跟我感慨,东昌侯府要是没有小秦氏,基本上他们家的女儿,别想跟人门当户对。”袁文绍把梁晖拉出来胡扯道。
反正华兰也不会真的去问梁晖。
华兰点了点头。
第二天,华兰正在筹备开府宴,翠婵忽然来报盛家老太太托人来带话,下午她和孔嬷嬷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