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 > 都市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 > 第26章 两个坏消息

第26章 两个坏消息(1 / 2)

其实,专业的摄影师,灯光师,编剧,道具包括调度反而更怕自以为是的导演瞎几把微操。

    你就把你的想法告诉专业人士,剩下的事情,他们会帮你解决!

    其实,对于商业片导演来讲,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什么统筹、分镜、调教演员这些能力。

    而是个人审美!

    这个审美什么不是单指场景,是整体的审美,好的剧本,好的布置,不要求你会,但你至少得能鉴赏。

    尤其是电影这种视听作品,只有审美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刚好沈言自觉审美颇高!

    《我的少女时代》可不止有郭凡,他还介绍了饶小志…

    两人共同出任沈言的副导演。

    一个负责摄影构图,镜头调度。

    另一个负责演员演戏。

    跟郭凡聊了几句,沈言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还是赚零花钱——《失恋33天》影评…

    最近《失恋33天》爆火…接了不少约稿。

    他现在有专栏的,文必载!

    所以,约稿虽然多,但写一篇就够了。

    《失恋33天》确实值得一提,一方面,投资回报率很高,另一方面,这部戏不仅是纯内地班底,而且不算知名班底…

    以前,只有冯晓刚的电影可以赚钱,打出了招牌——冯氏喜剧!

主流商业片基本被港台导演霸占…

    按照博纳于冬的话来讲:香港导演北上之后,经历过几个转变。

    2003年前后,他们瞧不起内地,但人口众多,市场在这里,所以来保底卖片,不跟你分账;

    2007年以后,内地电影市场的比例从三成占到八成了,他需要靠码头,有的靠华谊,有的靠博纳,有的靠中影。

    但他们骨子里就是要赚你的钱,电影成本越弄越高。

    香港导演有丰富的制作经验,有明星资源,他们抱团,但是他们不知道拍什么内地观众喜欢。

    他们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拍一个遍。比如《杨门女将》、《鸿门宴》、《关云长》、《新少林寺》…当年他们成功的那些套路和经验,投了很多钱来拍,两亿票房是个门槛,内地的观众还是不接受。

    内地突然一部姜文的电影7亿,冯小刚的电影六个多亿,徐静蕾、宁浩、张一白、尚敬,他们眼里的文艺片导演,一卖就是一两亿。《失恋33天》成本八百多万,卖3.5亿,一下子让他们懵了。

    对的,确实懵逼了!

    要知道今年票房最高的港产片《新少林寺》,集结了刘得华、谢亭锋、成龍,票房仅收亿;

    《窃听风云2》刘青雲、古天楽、吴彦祖,票房亿!

    《失恋33天》直接吊打…

    而且之前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亿票房,《武林外传》电影版亿…

    这几部电影的成本可不算高哦!

    也不能说港片从此失语,但地位确实下滑了。

    尤其是明年的《泰囧》之后,影视产业彻底北移…

    沈言先是简单说了《失恋 33天》的剧情,然后写说‘早就应该有这样的电影出现了,失恋是很容易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东西,尤其是主流观众群体,有几个人没失恋过呢?

所以这部影片可以小小的触动一下人们的心灵。

    我是个对电影没有那么高要求的人,我觉得,确实是很不错的片子。’

    “我看了很多影评人说这是典型的小妞电影…我觉得不太小妞,白百何给人的感觉不够可爱,但是挺文艺的…而且段子化很明显,很多易于传播的金句,类似‘情谊万千敌不过胸脯四两’、‘不说话时特梦幻,一说话都是梦话’!

    “我感觉这是基于王朔所开创的京派幽默格局绵延至今,自我调侃与自我娱乐依旧是亲昵观众的不二法宝。”

    “《失恋33天》的大卖证明了对商业电影而言,所谓的电影感、节奏感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是否喜欢,是否是一个观众感兴趣的故事…”

    “我们的很多名导也不要不服气,商业电影时代,本来就是观众选择电影,你感兴趣的东西,观众未必喜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胆做个预言:中国电影很快进入十亿票房时代,咱们拭目以待吧!”

    写完后,照例检查了一下错别字,然后直接发了微博…

最新小说: 半岛:做梦而已,你来真的啊? 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 都重生了就别结婚了吧 婚后失控 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 投奔东莞嫂子,她却带我走上不归路! 都选S级圣女?那女魔帝我带走了 九叔万福 反派大佬让我重生后救他 最佳导演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