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学士欧阳阁老,是太上皇时期的老人,在首辅的位置上已经待了二十年之久,有人说他是应声虫,也有人说他是裱糊匠。但他能够历经两朝,稳坐相位,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群臣眼中,他的话往往就代表着龙首宫上皇的意见。
皇帝看首辅,心中知道,这位二朝老臣毕竟是从太上皇时期历经北伐之战的老人。遇到兵事还是能依靠一二。隆元帝明知其最忠心的是上皇,虽然心中不喜,也只能虚心求教:“那依首辅之见,当如何是好?”
“臣建议先从周边郡县调集一些兵力,同时发动当地民壮百姓参与防御工事的建设,增强北原的城防。”欧阳阁老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方案,侃侃而谈,”可从大同镇周边抽调部分军马援助蓟州镇协防。同时,发动山东河南直隶各省驻防军,援助辽东镇诸关隘要地以及山海关。命令蓟辽总督统一指挥,固守防御。至于京营,不如选一能征惯战之将领,调集部分京营大军前往紫荆关以作预备!十二团营和剩下的京营一起拱卫神京。“
隆元帝听了连连点头。首辅的谋略十分周全。蓟辽总督孙承宗又是隆元帝帝师之一,深得隆元帝的信任。这一番安排可谓十分妥帖。
然而右军都督柳芳却不赞同,”我京营大军,若是呆在紫荆关二线岂不是大材小用之?"
“说句不好听的,京营,已有十多年不曾真正经历战阵。如若贸然出征,与鞑靼人硬碰硬实属不智!”首辅轻轻斜了柳芳一眼,心平气和的又理所应当的硬顶回去。
“你别瞧不起我们。京营儿郎都是广选的勇武之卒!众军渴望报效皇恩久矣!“柳芳的脖子都气的通红,心中首辅说的有部分是实情,到底有点底气不足!,但还是硬着头皮回应,”再说了,不让我们上前方真真历练下。儿郎们如何能真正经历战阵!“
“好了好了!都督勿要生气!”次辅韩大相公连忙出来打圆场,神京安危才是我大夏的根本。首辅让京营卫戍紫荆关以为神京屏障,这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对京营也是甚为倚重的!”
“可是.这....”
柳芳还想争取下。但是韩大相公却不再给他机会,连忙安抚,“好了。柳老伯爵,首辅也是一番好意!大不了边事平定之后,选取边军悍将锐卒充实京营好了!”
“唉!”柳芳轻轻叹气一声,到底没有再说下去。
“诸位卿家还有什么意见?”皇帝继续征取群臣意见道
众人纷纷在此基上献计献策。
“可请圣上派遣使臣出使兀良哈蒙古朵颜三卫和弘吉剌部蒙古,厚礼以待,请他们从旁牵制鞑靼人。”身为隆元帝新党的杨廷和也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谋划。
等群臣商议已定。皇帝微微点头,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传朕旨意,着兵部尽快按照拟定的条陈制定调兵计划,户部筹备粮草物资。另派使者前往弘吉剌部兀良哈三卫,商议合作之事。朕稍后,也会去龙首宫向太上皇禀明此事!“
大臣们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北原郡城北原镇守司府衙。刚刚回城的林安宁顾不得安排薛家和弘吉剌部众人,就急匆匆奔回家。得知父亲在后堂休息,也等不及亲兵禀告,直接闯了进去。
一见面,林安宁就焦急的缠住自己的父亲,“父帅!鞑靼人犯境的事怎么安排?是否要通知朝廷早做准备?”
“你给我坐下。”林韶峰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傻大儿,随手一指堂下右手的第一张座椅。等林安宁坐下后才继续开口,“你进门的时候没看到吗?为父已经命令收拢大军,召集壮勇加固城防!”说完还有闲心端起茶盏饮一口清茶。
“然后呢?”林安宁不解的追问,“父帅大人,鞑靼汗账可是勒令,以一月为期限大举聚兵。按照孛罗忽台吉所招供的,这次鞑靼人起码会出兵十数万。父帅大人就没有多做点什么准备?没有向朝廷诸公请求支援?”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林安宁,显得是那么稚嫩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