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热烈,洒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林安宁身着锃亮的战甲,手持寒光闪烁的长枪,一马当先,引领着数千铁骑驰骋在这辽阔的天地之间。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他身后的披风烈烈作响,仿佛一面英勇的旗帜在猎猎飘扬。
身下的骏马奔腾如飞,矫健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林安宁目光坚定而炽热,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草原,心中豪情万丈。蓝天白云之下,绿色的草原如波涛般起伏。铁骑所过之处,扬起漫天的尘土,犹如一条蜿蜒前行的黄龙,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阳光如金,洒落在战士们的盔甲上,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林安宁感受着风在脸颊上的吹拂,那是自由的气息,是胜利的召唤。他心情无比舒畅,仿佛这片广袤的草原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深知,身后的数千铁骑与他同心同力,为了荣耀,为了财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骏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喝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林安宁回首望向身后的铁骑,他们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马蹄翻飞,溅起的草屑在空中飞舞。他们如同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这一天,他们已经屠灭了两个路过的、三个鞑靼人下属的小部落,被剿灭的零星牧人更是不计其数。
是的,林安宁再次率军深入草原了。
按照其父林韶峰的命令,他本该率军在草原上随意游荡一下,驱赶鞑靼溃兵,收到飞鸽传书后就随时返回北原郡城。可他,一个年轻人,一个曾经饱读历史的年轻人,怎会甘心就这样平淡地度过这段日子?哈哈,他才不会这样。
最初,他还算老实,按照父帅的命令,追击草原溃军,防止他们重新聚拢,威胁北原。
但没过两日,他发现,可能因为没有了领军大将,逃跑的鞑靼人根本没有聚兵再战的意思。他们以部落为单位,聚集成小股。开始分散向草原深处逃窜。所过之处,碰到的一切都被席卷一空。甚至自相残杀,争相劫掠。
你或许会问,有什么好抢劫的?你肯定猜不到,他们所劫掠的正是跟随鞑靼大军后面放牧的鞑靼牧民。
每逢这些野蛮的鞑靼人大举侵略中原,这些草原上的牧民就会赶着牛羊,远远跟在大军身后放牧,为大军必要时提供军需,也随时准备把侵占的土地变为新的牧场。
这些牧民,他们看似是一些苦哈哈的,人畜无害的普通老实人。面对鞑靼统治者和军队,他们只是卑微的臣民和奴仆。平日里,他们表现得是那样热爱和平,对待路过的旅人甚至会热情好客的送上奶茶和热食。但这一切只是他们的表象。
这也是草原上一直流传的强盗规矩。一旦鞑靼大军得胜,这些看似老实憨厚的牧民也随时会化身为可怕的强盗,嗜血凶蛮,甚至比普通的鞑靼战兵更没有人性。他们会与鞑靼大军一起暴虐地对待汉人,抢光汉人的所有,侮辱汉人的女子,杀光汉人的孩童,让汉人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们会跟在鞑靼大军之后对汉民进行第二次的劫掠。鞑靼大军,可能因为战事紧张,不会有太多时间凌虐汉民。而这些跟在大军之后的牧民却有的是时间。他们会撕下伪装,露出血淋淋的一面,将人性中一切的恶毒,倾泻到汉民身上。
既然鞑靼人自己都抢劫自己人,林安宁更是不用跟他们客气。正好一起抢,练兵得同时,顺便还能解决一些补给问题。
于是,广阔的草原,成为了北原大军的练兵场和围猎场。
渐渐地,林安宁的想法变了。
在他心中,反正麾下将领和军兵都不知道实情,只知道父帅让自己全权负责追击敌军事宜,又没说怎么追、怎么打,这一切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本着“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原则,往草原深处追击呗。追远点算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