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你便杀了我!”孙若微脸上露出几分冷笑,道:“你看我皱不皱一下眉头?”
“侯显!”朱瞻基懒得再看孙若微,随手将手里的茶杯扔下,一边转身向步辇走去,一边喊了一声。
“殿下!”侯显闻声,立即上前一步。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冷声开口道:“让你的人把她给我送进诏狱,她是我爷爷点名要见的人,明天我会带她去,我相信你应该知道怎么办!”
话落,不等侯显回话,朱瞻基直接对着几个抬轿的力士一挥手,步辇起步,径直便向皇宫方向而去,至于孙若微,朱瞻基却是看也未曾再看上一眼。
“你们留下来看着,其他人负责护卫!”步辇起步,赵黑狗看了一眼侯显,然后安排了几个亲卫负责看护孙若微。
对于侯显暗地里的身份,赵黑狗其实多少知道一些的,知道不用留下多少人,这位有些神秘的公公自然能让孙姑娘出不了差错。
另一边,朱瞻基回到皇宫,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见一个小太监慌急慌忙的跑了进来。
这小太监是负责平日里传递消息的,毕竟乾清宫很大,不是什么喊一句话,就能立即把消息传递出去的,一般有什么人求见,都是需要先让人禀告,然后传话,再由皇帝或者监国决定见与不见。
此时就像眼前的这个小太监,表示进来汇报消息的,本来按照规矩,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流程,那就是汇报消息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汇报,而是先向皇帝或者监国身边伺候的太监汇报。
因为在乾清宫,皇帝一般都会有许多政务需要处理,所以贸然禀告,不仅会打扰,同时若是一些不重要的人也向皇帝禀告,无疑会浪费许多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皇帝和监国身边太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小太监会向这个太监悄悄汇报一遍消息,然后再由这个太监对汇报得消息进行判断,看看消息是否重要,若是重要,又是否值得打断皇帝处理政务。
只是和以往不同今天的侯显被朱瞻基直接打发去了处理孙若微的事情,因此小太监进来第一时间找了一圈愣是没有发现侯显的身影,正当他有些迟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直接汇报的时候,朱瞻基也恰好处理完一份政务。
抬起头,看向小太监,随意将刚刚处理好的奏章放在一旁,直接开口道:“什么事?”
“回殿下!”小太监听见朱瞻基开口,也顾不得规矩不规矩了,连忙行了一礼,恭敬道:“赵王殿下在外面求见,说是有要事需要和殿下您商议!”
“赵王?我三叔?”朱瞻基本来不怎么在意的表情,听到小太监说到朱高燧的时候,立即微微一愣,有些意外。
自从北伐结束后,朱瞻基其实已经有许久都会没有见过自家这位三叔了。
就算是听到的一些消息,也是朱高燧整日里就自己呆在赵王府里,不是看书,就是饮茶,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对此,朱瞻基倒是没有太过理会什么的,对于自家这个三叔,朱瞻基其实还是有些欣赏的。
至少在自知之明这件事情上,这位三叔多少都是能把自己掂量清楚的。
最近这段时间,更是和朱高煦划分的干净,不管是朱高煦刺杀的事情也好,还是之前的事情,就朱瞻基得来的消息,朱高燧都是没有参与的。
所以对于朱高燧突然来见自己,朱瞻基自然也是有些意外的。
不过心里虽然意外,但是朱瞻基倒是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对着小太监点了点头就道:“去带他进来吧!”
“是,殿下!”小太监闻言,立即领命退下。
不多时,朱高燧的身影便在小太监带领下走了进来。
不等朱瞻基开口,朱高燧便突然率先一礼,道:
“臣朱高燧见过监国太孙!”
“不是………三叔,你这是做什么?”
朱瞻基被朱高燧的这个礼给拜的一愣,反应过来后,也是立马起身,走到了朱高燧身边,将朱高燧扶了起来。
在这个万事都讲究孝道,把孝字放到第一位的时代,朱瞻基哪怕就是面对不怎么对付的朱高煦的时候,都会尽可能维持一种表面的尊敬,更不要说是朱高燧了。
朱瞻基几乎可以想象的到,今天自己要是真的受了这个礼,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估计第二天弹劾他的奏章就得直接递到城南的别院去了。
“三叔,来,坐!”朱瞻基一边扶住朱高燧,一边又对一旁的阿福看了一眼道:“去给我三叔准备好座椅,另外加个软垫,还有茶水也端上来。”
阿福闻言点头,立即准备,先是一把加了软垫的座椅,接着又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茶。
朱瞻基将朱高燧按着在座位上坐下,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三叔,来,喝茶,这可是爷爷收藏起来的好茶,据说乃是休宁县松萝山的松萝茶!”
朱瞻基说着话,指了指茶杯。
朱瞻基倒是没有哄骗朱高燧,这些松萝茶也确实是朱棣的私藏了。
松萝茶说起来,其实并不比龙井之类差什么的了,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五大名茶。
松萝茶色如梨花,香如豆蕊,饮如嚼雪。种愈佳则色愈白,经宿不留茶痕。
徽郡本来是没有什么名茶的,是苏州虎丘寺僧大方游至松萝山,采附近诸山之茶焙制,这才有了松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