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也算是看出来了,解缙是个聪明人,不过也是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聪明人。
这样的人自古以来有很多,屡见不鲜,朱瞻基点明,也是想要敲打一下解缙,让解缙之后能够有所收敛。
不然总以为自己肚子里有些墨水,就喜欢玩一些什么恃才傲物的把戏。
如果换一个没有大一统的时代,或者百废待兴的时代,恃才傲物确实会吃香不错。
但是在一个强势的皇帝面前恃才傲物,分分钟钟就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现实的残酷!
但是很不巧,无论是朱棣也好,还是朱元璋,都不是什么仁慈的主。
前有刘伯温因为清高,一辈子被老朱头排挤,后有方孝孺一句嘴欠,朱棣就真的开了诛十族的先例。
朱瞻基可不想自己现在费心费力的把这货保了下来,这货转头又跑去自家爷爷面前再上一回眼药,再把自己给玩进来,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朱瞻基了,怕是再加上朱高炽可能都救不了这货了。
所以解缙可以救,但是该敲打的依旧不能少,至少要让这货长个记性。
“臣谨记殿下教诲!”解缙躬身一礼道。
朱瞻基伸手微微将其扶起,道:“救你出去的事情暂时不用太急,这段时间我监国期间,我爷爷那边一时半会也不会想起你的事情,另外的话,这段时间最好可以让我爷爷看到你的一些改变,如此,届时我救你出去之时也可以更加简单一些。”
解缙闻言先是点了点头,但是很快又有些苦恼道:“殿下,臣倒是想要让陛下看到一些改变,可是………”
解缙张了张嘴,有些欲言又止,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
朱瞻基见他这表情,微微一想,顿时就明白这货在担心什么。
心里有些好笑,不过他也没有表现出来,直接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刚刚已经说了,我爷爷那边暂时是不会想起你的,至于你的改变,我自有办法!”
“殿下的意思是………”解缙闻言眼睛一亮,满脸期待。
如果有机会,他自然是不想死的。
朱瞻基瞥了一眼解缙,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坐姿,顿了下道:“办法对你来说其实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如果做成了这件事情,能够让你名垂青史也不是不可能,某种程度来说,此事若是办成,即使是你曾经编撰过永乐大典的功绩,在此事面前,也不过是耳耳!”
“请殿下教我!”解缙眼睛明亮,对着朱瞻基便深深一拘到地。
编撰永乐大典一事向来算是解缙这辈子最为得意的事情了。
毕竟永乐大典可是皇帝文治的象征,自己有幸参与,仅此一事,他就足以功成名就,被后世铭记。
但是听眼前这位太孙的话,此事居然比起修撰永乐大典还要更加重要?
对于朱瞻基,解缙虽然一直被关在诏狱里,但是一些消息多少也是能够听到一些的,而且以朱瞻基的身份,解缙也有理由相信朱瞻基绝对是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面忽悠他才是!
“你应该也是知道的,我之前在应天城建立了大概一百多所皇家学院,分别是皇家初级学院,还有皇家中级学院!”
朱瞻基话落,微微一顿,给了解缙一些缓冲,然后这才继续道:
“不过这些其实都只是一个开始,我那商会我相信你也是同样知道的,就以目前商会的盈利情况来说,每年的盈利都不会低于两三千万两白银。”
“两……两三千万两白银?”解缙张了张嘴。
朱瞻基说了一个在他看来很保守的数字,不过落在解缙耳中却直接就把解缙说懵了。
解缙毕竟关在诏狱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甚至可以说还在商会的商城建立之前,虽然这些年他也能够通过一些诏狱里面的渠道,对外面的信息有一些了解。
但是了解归了解,信息的来源终究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
特别是关于朱瞻基商会的盈利情况,知道的人本身就不是太多。
解缙虽然知道朱瞻基的表情商会很赚钱,但是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如此赚钱?
这可是两三千万两白银,而不是两三百万两,更不是什么二三十万两白银,就他所知,即使大明目前一年的赋税加起来,怕是都未必能有这么多了?
解缙的反应朱瞻基看在眼里,嘴角微微一扬,然后笑道:“是吧,解先生你也是知道我的,我身为皇太孙,是这个国家的储君,不出意外未来整个大明都将是我的,所以其实钱不钱的向来都是不被我看在眼里的,嗯,换句话来说,其实我向来对于钱什么的都并不感兴趣。”
解缙:“………”
解缙感觉脑子都好像被人狠狠的撞了一下。
虽然作为读书人,他其实应该秉承着视钱财如粪土的精神,听到朱瞻基这种对钱财不感兴趣的话,他作为臣子,更应该称赞。
但是………
但是这可特么是一年两三千万两银子啊?
他怎么听朱瞻基的话,怎么都有一种想要找个人练练的冲动。
什么叫做对钱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你可以不要啊?
给我解某人也行啊!
我解某人感兴趣行了吧?
解缙感觉自己的位置心里好像被堵了一块石头,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