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 > 耽美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54章 府兵制度改革方案

第54章 府兵制度改革方案(1 / 2)

唐太宗李世民的声音响起。

    文武百官皆看向了李承乾。

    众人皆充斥着好奇,李承乾能侃侃而言指点出李泰所提建议的不足和弊端,那么他对于府兵制度的改革,想必定然有一定的高见。

    可惜,太子不学无术这件事情或多或少他们也有所耳闻,府兵制度改动这等大事,陛下已经和群臣商议很久了,至今未能拿出妥善的方案。

    太子,真的能行么?

    唐太宗李世民静静的看着李承乾,他面无表情,但心中却下意识的认为自己这个太子,不行。

    魏王李泰依旧被气的胸膛起伏,身躯发颤,冷冷的看着李承乾,他倒要看看,太子能拿出来什么建议!

    李世勣和房玄龄两位大臣也有些期待,毕竟李泰提出的府兵制度改革,有着他们的建议和指点,太子殿下否定驳斥李泰观点的同时,也相当于认为他们提出的建议无用。

    那么,太子殿下能拿出让文武百官都赞同、并且有用的建议么?

    这一刻,李承乾感觉很多目光汇聚于自己的身上。

    犹如那一次的诸国使臣觐见的宴会上。

    他略微调整呼吸,声音有力道:

    “儿臣认为,我大唐府兵制度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军事机构与编制调整,儿臣认为大唐府兵制度管辖机构,应调整为:规定左右卫等十二府和东宫六率府为管辖府兵的最高军事机构,直接隶属陛下,如此可以加强陛下对府兵的直接掌控。”

    “改革军府名称与长官设置,军府改称折冲府,设折冲都尉、果毅都尉为正副长官;应该明确军队编制等级与人数:军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府下面又分团、队、火三级,人数分别为二百、五十、十人;全国设立六百三十四个个军府,按内重外轻原则分布,京师所在的关中占二百六十一府,如此才可加强朝廷军事力量,形成“居重驭轻”的军事布局,有利于巩固朝廷统治地方。”

    李承乾话未说完,众多大臣脸色皆微微变化,从原本的或不屑、或疑惑、或好奇、或淡视,转而一个个聚精会神,聆听着李承乾所提出的府兵制度改革方法。

    感觉,有点东西啊!

    之前的府兵制度在府兵的管理和指挥上,存在一定分散性。

简单的说,就是部分权力掌握在地方军事长官手中,而不是在朝廷手中,不是在陛下手中。

    若是采用太子的方法,通过改革,明确左右卫等十二府和东宫六率府为管辖府兵的最高军事机构,直接隶属皇帝,这便使得军权更加集中于朝廷、集中于陛下。

    如此可减少地方势力拥兵自重的风险,强化了朝廷、陛下对军事力量的掌控,巩固了皇权统治和大唐的统一稳定。

    这建议看起来确实不错!

    完全不像李泰那般,看似提出了建议想法,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如同鸡肋般。

    不,还不如鸡肋呢,食之无味,弃之亦不可惜。

    李泰脸色也变了变,怎么感觉李承乾所说的建议,很有道理的样子?

    并且似乎很有用?

    “继续说。”唐太宗李世民沉声道,语气似有变化。

    “儿臣所提出的第二点改动,为兵源与服役规定方面,我大唐应确定征兵对象与方式,从富裕农民中征兵,改变了以往府兵来源的构成;贞观十年之前,大唐府兵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卫,从五品以上高官的子孙中征取;一是卫士,从普通百姓中拣点;儿臣认应该以均田制为基础,将农民按贫富分为九等,六等以上的农民,每三丁选一丁为府兵。”

    “同时完善拣点办法,实行征兵制,与招募的职业兵不同,府兵多少有保卫家乡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和忠诚度。”

    “明确服役年限与任务,府兵二十岁开始服役,六十岁离队,府兵平时主要轮流到京城宿卫,称番上,其制度儿臣建议改为:五百里内为五番,五百里外为七番,一千里外为八番,各一月上,两千里外为十番,倍其月上,战时则出征作战,战事结束便兵散于府,将归于朝,避免了将领在外长期拥兵自重。”

最新小说: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赛马娘:从被撞飞十米开始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大明神探1546 网游之仙朝霸业 上玉阙 奥特:一腔热血鸣不平!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方舟模拟,我怎么都是狠人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