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 > 耽美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76章 公然偏袒魏王!最失败的父亲!

第76章 公然偏袒魏王!最失败的父亲!(2 / 2)

    并且他还能获得赏赐,目前太子宫的属官官职力量已经隐隐不弱于魏王府了,这还得了,趁着这个机会父皇若是赐予他赏赐的话,他也要好好提拔提拔房遗爱、苏勖等人了。

    眼见魏王李泰作出决定,苏勖想了想,还是不由的提醒道:

    “魏王殿下,我认为还是不要冒险,既然魏王府内的士子力量远远强于太子府,那么此次魏王府内制作出的史书,也将强于太子府。”

    “完全无需使用这些来历不明的史书,既然已经能胜了,何必再冒风险?”

    上交这些来历不明的书,确实更加完美。

    但苏勖仍然认为不可冒险,在当今夺嫡之争愈演愈烈这个关头,任何突兀的事情,都可以视作阴谋。

    小心驶得万年船!

魏王李泰看了苏勖一眼,微微摇头道。

    苏勖,老了。

    没有年轻人的火气。

    任何事情都犹犹豫豫,顾这顾那,如此岂能成事?

    “若父皇当年如你这般所想的话,那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了。”

    “我恐怕如昔日隐太子李建成那几个皇子般,被斩尽杀绝了。”

    李泰声音微淡,随即继续道:“这些史书,皆为你我编撰,和魏王府的士子们没有任何关系,诸位都将此话记在心里。”

    “到时父皇赏赐,我不会忘了你们,诸位的官职也该升一升了。”

    说完这些,李泰挥手唤来侍卫,捧着众多史书。

    苏勖见状,不再多言,只是心中不安。

    他比较稳重,不想去冒风险,昔日玄武门之变前夕,众人决定策划玄武门之变,他当时一言不发。

    并非是他认为这个谋划差,而是觉得冒险。

    他始终认为,稳扎稳打最为重要,不过昔日玄武门之变,就证明他的想法并非是最完美的,或许今日的魏王也是对的吧。

    ......

    大唐,太极宫!

    朝会很快就开始了,文武百官以此入朝,位列两旁。

    文臣方面,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侍中魏征,杨师道、尚书右仆射温彦博、司徒长孙无忌、中书侍郎岑文本、大理寺少卿戴胄...

武将方面,樊国公段志玄、鄂国公尉迟恭、卢国公程知节、翼国公秦琼、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世勣...

    亦如秦朝般,名臣如云,名将如雨,人才济济!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两位皇子也早早的来到朝内。

    其实,往往每日的朝会议政,历朝历代都只允许太子从旁听政。

    而很少出现过其他皇子参与朝政,或者听政的情况。

    但魏王李泰,已经于数年前,就如同太子般,听从朝政了。

    不怨太子李承乾恨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李世民对子不公,无论是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还是允许李泰参与朝政,听从政事,唐太宗李世民都在向群臣释放出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他有意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这还不包括日后李泰申请建设文学馆,李世民同意这件事情,昔日隐太子李建成与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中,就是因为秦王设立文学馆,招揽了大量的人才。

    最终,击溃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

    身份父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李世民都是个失败的人。

    但唐太宗李世民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他最近听闻无论是太子府还是齐王府,都很热衷于撰写史书这件事情,不由得感到欣慰,并且时常询问身旁的臣子,魏王府史书撰写的如何了。

    无论是正面还是从侧面来看,即使太子李承乾近日来表现的已经很好了,但唐太宗李世民依旧有意无意的更加注意魏王李泰。

    随着诸臣就位,唐太宗李世民高坐上方,目光扫视下方的群臣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

    很快,群臣中,魏征等人先后出列,令人将史书初稿呈了上来。

    “陛下,臣魏征与颜师古,孔颖达等,已将《隋书》初稿撰写完成,还请陛下御览。”

    “臣令狐德棻等,已将《周书》初稿撰写完成,请陛下预览。”

    “臣李延寿,《北史》、《南史》初稿撰写完成,请陛下预览。”

魏征,颜师古,李延寿等人出列道,唐太宗李世民闻言颔首,令人将史书初稿呈上来,缓缓翻阅。

    “不错,不错。”

    “各列纲式,皆合朕心。”

    “诸卿也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众人撰写的初稿还是很满意的,并且让诸臣阅览。

    “确实不错,颜侍郎博览诗书啊。”

    “初稿感觉还差些什么,有些疏漏,不过已经接近完美了。”

    “确实,我觉得还需要仔细检查一番,是有部分疏漏的地方,比如这一篇...”

    给位臣子给出相应的意见,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符合史书纲列要求。

    但也有一定的疏漏,不过由于是初稿的原因,只是列纲而已,部分内容还待填充,所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见众臣各自给出意见,唐太宗点头,随即看向下方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笑道:

    “朕听闻,太子府和魏王府,近日来也在令各自府内幕僚、属官、学士编撰史书,并且已经初具成果。”

    “魏王,将你府内所编撰的史书让朕一观。”

    唐太宗李世民先是看向魏王李泰道。

    群臣默不作声,其实但凡有着政.治觉悟的人,都能从这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看出端倪。

    凡事都要分个上下等级。

    魏王李泰身为皇子藩王,能进入朝廷中参与政事,从旁听政,这已经是陛下过度偏向魏王了,毕竟其他皇子为何不能来,偏偏魏王可以?

太子心中会如何想?

    抛开此事不谈,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同时撰写史书,今日都准备上交,按理来说合该让太子殿下先将史书呈现给陛下,然后在轮到魏王殿下。

    这是礼仪,太子是太子,魏王是魏王!

    太子未来是皇帝,是陛下,是这天下之主,而魏王永远也只是个一地藩王而已,按照规矩来,也是该先让太子殿下献上所编撰史书。

    就这么将太子殿下扔到一边,然后先观魏王殿下府内创造的史书,这让太子如何想,又让群臣该如何想?

    是你这个身为父亲的偏向自己的小儿子,还是你这个身为皇帝的,不偏向太子反而偏向魏王呢?

    可以说大部分臣子都清楚,陛下这个父亲当的很不合格,甚至对于太子来说,都很不负责任。

    但没有人敢说什么,也没有人敢谏言,现在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贞观初期,也就是几年前,陛下确实能够听得进去谏言,甚至侍中魏征每次的话说的无比难听,陛下也能听进去。

    而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皇后宽仁贤明,陛下并非圣人,其实每次大臣们说了不好听的话,陛下都会大怒,最后往往都是皇后劝谏陛下,抚平了陛下心中的怒吼。

    如今,皇后病情越发严重,终日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劝谏陛下的能力了,所以自从皇后病重以来,陛下已经听不进去任何谏言了,甚至让人感觉略有些昏庸!

    没看到,一向是硬骨头倔脾气的魏征,已经很明显看出来了问题的所在,但也一声不吱么?

    太子李承乾冷冷的看着魏王李泰唤侍卫,将史书呈现给父皇。

    心中冷笑。

    他又何尝看不出来这一切?

    偏袒也太过明显了。

    老东西,他这段时间表现的还不够好,父皇依旧犹犹豫豫没有做出决定,反而还在偏袒魏王。

    父皇真是昏了!

    他造反是对了,这不造反还得了,他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父皇依旧偏袒魏王,若是他没有陆师的帮助,表现一般的话,恐怕未来迟早死在魏王手里!

不过太子李承乾并未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些。

    而唐太宗李世民阅读着魏王李泰上交的各史书,脸色逐渐变化,最终忍不住道:

    “这数册史书,完全可以置放于兰台,以供后世学子读之、学之!”

最新小说: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赛马娘:从被撞飞十米开始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大明神探1546 网游之仙朝霸业 上玉阙 奥特:一腔热血鸣不平! 不能开高达那我还参什么军!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方舟模拟,我怎么都是狠人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