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穆念慈也顾不得伤心。
造反,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方多情摇了摇头。
“我生在中都,未曾食过大宋一粒米,受过一分禄,本就不是宋人,何谈造反?”
“穆大叔,你好好考虑一下吧。”
“只知道向金国低头称臣,迫害自家百姓的赵宋,真的值得天下汉人继续效忠吗?”
说完这番话,方多情便站起身来告辞,转身朝着小院外面行去。
穆易目送方多情离开,眼底神色显得极为复杂。
穆念慈怔怔出神,也不知道是因为方多情这惊世骇俗的言论,还是因为这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
父女两人沉默着,过了许久,才有一道长叹声响起。
“念慈,你觉得方神医他……说的对吗?”
穆念慈回过神,有些迟疑。
“我不知道,可是……朝廷的确是太窝囊了!”
她不知道造反对不对,但是她有种感觉,如果让赵家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这个天下迟早是要完蛋的。
只是她和方多情不同,这样石破天惊的话,她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
穆易听见穆念慈这一番话,不由得想到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因为帮助一位行侠仗义的义士,惨遭官府灭门。
一路颠沛流离,经历过灾荒,也躲避过兵祸。
听闻易子而食,也见过朱门酒肉臭。
金国一次次欺压,朝廷一次次懦弱,扭身又将怒火发泄在自家百姓的身上。
刮地三尺,以民脂民膏满足金国的胃口,继而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番所作所为,的确是让人心寒,让人失望。
甚至是绝望!
“爹。”
穆念慈望着满面复杂之色的穆易,深深吸气。
“女儿觉得,方大哥也许是对的。”
“我们想要保卫的其实从来不是朝廷,而是汉人!”
“不管是新朝廷还是旧朝廷,只要能让咱们汉人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好朝廷!”
穆易听见穆念慈这一番话,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反驳的角度。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大宋的朝廷,没有能够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再立新汉,也许也未必能比大宋做得好上多少。
但是,总归是不能更差劲了!
“当年岳爷爷要收复旧河山,是朝廷连下一十二道金令命岳爷爷班师回朝,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稼轩公反金归宋,苦心制订十论九议,一心抗金,却不得重用!”
“官家坐在那皇帝宝座上,戕害忠良,比金国更甚!”
穆易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听闻的这些事情,见到的那些凄凉景象,不由得潸然泪下。
祖宗之法不可轻废,可若是汉人的天下都没有了,那还要祖宗之法有什么用?
念及此,穆易抬手猛地一拍桌子,已然下定决心。
不论这再立新汉之事能不能成,他总归是要为这天底下的汉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杨家枪法,若不能在战场之上横扫千军。
又算哪门子的杨家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