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多情顾不得追赶瑛姑,连忙蹲下,抬手按住耕夫大椎穴,缓缓渡入一缕内力,助耕夫稳住伤势。
这时,梅若华三人也已经爬上山来。
点苍渔隐见到方多情和那耕夫,当即惊呼一声。
“三师弟!”
点苍渔隐飞快上前。
这时,耕夫缓过劲儿来,缓缓抬手指向山路尽头。
“快,去追那女人!”
点苍渔隐闻言抬眸看向耕夫所指方向,没有迟疑,径直追上去。
“你们也去。”
方多情示意周伯通和梅若华先走,这里交给他一个人就足够了。
耕夫抬头将目光看向方多情。
“多谢少侠救命之恩。”
先前,他听见点苍渔隐发射的有敌来响箭,拼命阻止瑛姑上山。
若非方多情及时赶到,只怕他已经死了。
“不必多言。”
方多情将先前给樵夫服用的药丸又倒出一粒,给耕夫吃下。
而后他便起身,朝着离去的众人追赶而去。
行不多时,他便来到山路尽头。
前面是条宽约尺许的石梁,横架在两座山峰之间,云雾笼罩,望不见尽头。
若是在平地上,尺许小径也不算什么,可这石梁下临深渊,别说行走,只望一眼便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此时方多情不见梅若华三人踪影,想来他们都已经飞跃过去。
当即他不再迟疑,将背上腰带又紧了紧,便背着小龙女继续前行。
石梁凹凸不平,又因终年笼罩在云雾之中,石上滑溜异常,走的越慢,反而越是危险。
所幸方多情施展出凌波微步,可如履平地,无惧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等奔出七八丈远,前方便出现一道约莫七八尺长的缺口,方多情纵身一跃,便轻盈落在对面。
继续前行,又遇缺口,不多时就接连过了七个断崖。
眼见就要抵达石梁尽头,却遇到一个更大的缺口,估摸至少一丈开外。
若在平时,方多情自然可以轻松跨越这道缺口。
但是此时在这缺口之上,却有另外一道奇观。
只见梅若华伏在石梁之上,一手扣住缺口边缘稳住身形,一手向下,紧紧抓着周伯通之手。
而在周伯通下方,点苍渔隐则是头下脚上,双腿紧紧盘在周伯通腰上。
点苍渔隐双手,则是紧紧抓着一位头戴逍遥巾的书生。
这书生双目紧闭,脸色青黑,似乎已经昏厥过去。
一旦点苍渔隐失手,这书生定然是要摔个粉身碎骨!
“夫君,快来助我!”
梅若华见到方多情到来,立刻求助。
点苍渔隐和周伯通也在此时察觉到方多情的到来,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贤弟,快快出手!”
“还请少侠出手相助!”
方多情见到如同一串挂树猴儿一般的众人,虽然有些意外。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询问这些的时候,当即就纵身飞跃过去,施展出乾坤擒龙功,将那书生一把提了上来,甩向石梁尽头的平地。
紧接着,他又将点苍渔隐和周伯通双双擒住,甩上平地。
之后他弯腰将梅若华抱住,脚下一点,向后一退,便至安全地带。
“还请少侠救救我四师弟!”
点苍渔隐转头看向方多情,神态极为焦急。
方多情放下梅若华,快步走向书生,只是一眼他就看出书生是中了剧毒。
他先为书生服下一粒解毒丸,这才转头看向其他人。
“这是什么情况?”
点苍渔隐闻言面露苦涩。
“我这位四师弟负责把守石梁,本可以阻止那女人过来。”
“却不料那女人手段甚是狠辣,竟是以命搏命,不管不顾跃过石梁。”
“我四师弟本来好心,伸手接她,她却趁机以毒针害我四师弟,令我四师弟坠崖。”
“若非我等及时赶到,只怕四师弟已经摔得粉身碎骨了!”
说到这里,点苍渔隐不由得转头望向云雾深处,恨意流露。
“我这就去追她!”
说话间,点苍渔隐已经起身,飞奔过去。
众人见状也只好将书生暂且留在这里,也追上去。
众人穿过一片荷塘,便见到一座朴素小庙。
小庙门前,倒着两个小沙弥,皆是有伤在身。
点苍渔隐见此情景,更是恼恨,飞快入庙。
众人随之入庙,一转眼,便见到瑛姑浑身狼狈的站在堂中,唯独一双眼睛,明亮的吓人!
“段智兴,你出来!”
瑛姑见到众人追赶而来,也不惧怕,只是叫嚣着要让南帝现身。
“贱人,纳命来!”
点苍渔隐见到瑛姑还在猖狂,当即便飞扑上去,欲要为几位受伤的师弟讨回一个公道。
这时,忽有一道平静祥和之声传来。
“住手。”
点苍渔隐听见这声音,用了一半的招式陡然止住。
下一刻,便有一道身穿粗布僧袍的僧人身影自后院行来。
这老僧两道长长的白眉自眼角垂了下来,面目慈祥,面色隐含愁苦,但一番雍容华贵的神色,却是一望而知。
在其身后,还跟着两人。
其中一人同样身披僧衣,皮肤黝黑,高鼻深目,显然就是点苍渔隐先前所言那位天竺师叔。
另一人,邋遢模样,自然就是先行一步的洪七公。
“师父!”
点苍渔隐见到老僧,当即高呼一声。
“你退下吧。”
一灯大师轻轻挥手,示意点苍渔隐退下。
点苍渔隐深深看了一眼瑛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后退一步。
“阿弥陀佛。”
一灯大师望着瑛姑,长长叹息,似是感慨万千。
瑛姑同样在望着一灯大师,满目尽是冷意。
“段智兴,我以为你隐居于此,是真的潜心修行,却不料身边依旧是随行众人,呼来喝去,真是好生的威风!”
说话间,瑛姑将那玉环自怀中取出,递向一灯大师。
“你可还记得我当年的誓言?!”
一灯大师望着那沾染泥污的羊脂玉环,眉宇间神色愈发复杂。
那是他当年初见瑛姑之时,赠予瑛姑的定情之物。
当年,瑛姑在孩子身死之前,曾经对他说过,有朝一日,她将这玉环归还之时,便是报仇之日!
而这一天,他等了十数年,终究是等来了。
“阿弥陀佛。”
一灯一声轻叹,蕴含太多情绪。
瑛姑不由得红了眼眶。
她自怀中掏出一块小小的肚兜,那本来鲜红的肚兜,因为年久已经变得褐黄。
上绣鸳鸯一对,鸳鸯之间,还有一道刀口,沾染黑色血迹。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瑛姑看着手中的肚兜,似是见到了自己那惨死的孩儿,泪流不止。
周伯通瞧见那肚兜,也不由得湿润了双眼。
这肚兜本是一只手帕,是瑛姑当年赠予他的定情之物。
他自觉做错了事,愧对于当年的段皇爷,便将这手帕还给了瑛姑。
却没想到,瑛姑非但一直留着,更是将它做成了肚兜。
想来当年,这肚兜就该是包裹着他们的孩子,不知该有多么可爱。
“瑛姑……”
周伯通上前一步。
瑛姑却是反应极为激烈,猛地转身朝着周伯通大喝一声。
“你不要过来!”
周伯通被瑛姑的表现吓到,不敢再往前。
瑛姑紧紧攥着那肚兜,一双蓄满泪水的眸子也紧紧地盯着周伯通。
“我原以为,只要你回来,许多事情我都可以放下,但是……我错了!”
瑛姑的泪水不停流淌,似是要将一双眼睛哭瞎。
她恨那奸人袭击她的孩子,她恨段智兴见死不救,也恨周伯通一走了之!
她恨所有人,更恨自己!
“阿弥陀佛。”
一灯大师缓缓上前,双手扯开僧衣,又将里衣扯开,露出宽阔的胸膛。
“瑛姑,你若要报仇,便来刺死老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