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厚德殿内金炉喷香、瑞霞宝光,殿上神圣左右列座。
方听后土娘娘垂谕“今地道将出,九幽阴冥当有官属,该三万八千名,系冥阴天子酆都大帝所属。
另立土地、城隍、山岳等诸地祇,司阳世、佑凡俗、消蠹尘。
此地书当出,有地祇业灵图录籍封之。
奉紫霄宫鸿钧道祖法旨,此番当有者执图主任也。
且有阳华君,贵德威仁、慈睿智行、践行本心,为此事首倡者。”
列座诸众方听后土娘娘此说,一时心中有数,看来此当这阳华君执掌此间功德。
西王母似有疑问,方见东华帝君见状,与她席间低声窃语起来,西王母一时神情变化。
且说少时,方有外殿唱曰“长庚星君持节钦使,率六丁六甲、金甲天兵,奉旨宣诏!”
“宣。”后土方曰。
诸等除二圣四尊外,纷纷起身殿中着列候旨。
方见那太白金星捧绢入殿,身后有威武神人,即六丁六甲神随行左右。
后有三十六金甲天兵,其执剑随扈、威武不凡。
方见太白金星等众拱手告罪,说道上旨在身不便行礼等诸语。
随即展绢唱曰:
“奉,至高清虚超妙大天尊,昊天金阙玉皇穹高上帝钦旨!
天地开辟、诸天群生,有天地人三才主之,系阴阳轮替之秩序,地道当满。
冥阴天子酆都大帝,累封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座下,号:北帝金洞九泉消魔大天尊王。
当行天子制御,座下五方鬼帝扈从随驾,有四大判官辅佐明正,官属该行三万八千名,系隶冥阴天子治臣黎庶也。
另设地袛者,土地、城隍,山岳之诸神也,授箓天班、籍属九幽,乃驱荡妖氛、束管亡魂、护佑黎庶,戍守万方驻御之阴序也。
着,酆都大帝升列四御之下,累封:泰山神君,号曰: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即赐,丹章、玉空、凤函命、魔灵幅,九泉臻玉璋华冕琉,幽玄宝珠琉璃玉带,幽玄五岳山海金丝镶宝章华衮袍。
着令:封掌九玄,总领五岳,捡摄北酆,匡正三五、馘斩六天,受任上官,实阴冥天子御极之事。
上朝金阙,下领九幽,尊奉地皇。
钦哉!”
唱罢,便有六丁六甲代为恭授上赐。
诸众分列叩拜,其酆都大帝拜曰“臣酆都领旨,恭谢大天尊万盛隆恩!”
太白金星双手奉之,随即又展绢唱曰“尊,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大地母皇也,四御天地之大德大慈圣者耶!
当尊诸天地祇之首,其所恭尊恭奉者,地道魁首之皇帝也。”
后土闻言,点头笑曰“善。”
酆都大帝为首跪拜诸众皆听垂赐,俱曰“尊大天尊上旨。”
太白金星也不见怪,此常例也,毕竟后土娘娘乃大德之圣也,他要真行礼了,谁也受不起。
即有六丁六甲双手跪奉于玉陛下,陆逊赶紧上千双手接过,转身恭奉后土。
另太白金星又展绢唱曰“奉,至高清虚超妙大天尊,昊天金阙玉皇穹高上帝钦旨!
南瞻部洲乃系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之始也,凡尘世治繁华之所在。
有蠹佞谗恶、倒行逆施、不休贵德之鄙辈,使凡世多有冤杀枉故、恒变动乱替之,系人道之命果也。
然,亦有承德教化、正心持守、智慈惠仁者,却逢莽祸乱德、颠倒秩序、枉杀苟德,妄逆吞龙气、折天盛和。行鬼魅奸计之途,逆乱三才之道也。
三才,恒天、地、人者也。
然孽厮欲乱诸天之正法,何忍乎?
幸地书应运显之,乃地道当满。
故,当有冥阴天子御驾座下,辅佐拱卫、敬尊恭奉、地祇神众。
设御五方鬼帝、十代阎王、四大判官、酆都诸圣、六天宫司、十二鬼将,并设冥府诸七十五司等部鬼神众也。
即,该满官属三万八千冥司部地神祇。
此阴阳秩序之大封,当行正德配列者主之。
今,有先帝缨庭贵胄之显裔者,阳华君。德威慈仁、功行钧野、敬德持身,宣正明典律之己身,唯璋瑶令华而延庆。
上承,混元无极大觉道祖之命。
系,三友圣尊、慈仁圣母、厚德地皇、释祖佛尊之所共议,奉朕御命。
令,镇西荡威天神,耀清阳华显德上慧英明诚圣仁真君,执此番事。
今诏,三界九野于六合。告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宣诸天咸使闻之。
即令,主者施行。钦哉!”
陆逊听罢,赶忙整定心神,自二圣驾旁起身。
行至太白金星前,跪地拜曰“臣,阳华君陆逊,恭领上旨,拜谢昊天金阙玉皇穹高上帝万盛隆恩!”
方一番授承上旨礼罢,太白金星赶忙上前虚扶陆逊,面色深意莫名,笑道“小老儿恭喜阳华君,此番是毕,定一是一番大作为啊!”
陆逊忙礼道“同喜同喜,乃是蒙道祖诸尊看得起,大天尊信众,方得此番罢了。只是劳累太白前辈才是,此我之过也。”
方听殿上后土娘娘言道“长庚星君乃系五星君之德配,当此宴列席方是。”
说罢,便有仙娥神婢连忙依礼设席,乃酆都大帝之下。
太白星君不敢怠慢,忙礼曰“后土娘娘盛情慈御,老臣领旨谢恩。”
方说一番礼罢,太白金星随诸众列座入席,方宴始。
只见殿上神光交错、瑞气腾腾、璎珞华盖、垂照九幽,青鸾彩鹊为舞、丹霞瑞气做配。
方有使随领陆逊于玉陛中央,诸众顿时暂歇敬候,纷纷看去。
方听后土娘娘方手持玄黄玉卷,看向陆逊慈曰“今阳华君承系天命大运,掌此地祇诸封,当授地祇业灵图。
此乃天地所孕,系三才之所生,地书应运之所化,份属先天。
诸天之内凡地祇所属,皆当此图表相。
今尔执此图,当谨守本心、不得有失。”
且说陆逊上前双手接过,复又躬身拜曰“陆逊,谨遵大德后土娘娘垂训慈谕,定当谨守本心、明正持公,不负诸尊圣神之赖!”
然,圣母随即又赐一九节铁鞭,垂赐曰“而执此图掌封神,日后诸地祇当承尔一份因果,奉尔为之宗也,尊者也。
故,当有司厉罚恶之器。
此乃刑祇鞭,乃系先天所化,曾造人族众祖、神农赭鞭也,系三才人道功德气运于一身。
当谨守本心、明正典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陆逊,拜谢圣母娘娘垂慈赐宝,此定谨记圣母教诲!”陆逊方左捧卷、右执鞭,躬身拜曰。
方说一番授礼毕,厚德殿内丝竹雅乐、轻歌曼舞。
诸神圣众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时有圣母与木公金母饮酒时,指看那陆逊笑言曰“此吾家后辈也!”
时勾陈天皇大帝心有惊惧,毕竟圣人此诸天贵极者,一言一语口含天宪、因果响应,故有“圣人者,金口玉言也”此说。
方忙看向后土娘娘,不想后土娘娘举爵敬之,方忙问“勾陈大帝今日,似有心事?”
勾陈大帝连忙举杯满饮,连连摆手笑道“无事无事,只是在下走神,不想劳累地皇陛下垂询。”
后土娘娘方美目一转,顿然明白勾陈所虑,方温言安抚道“圣母娘娘天聪敏慧、英果贤明,想必自有其说法。”
勾陈心想,罢,罢了!
他家的事本就谁也说不清,便是三清圣尊都算不出得,何况他一个后辈呢!
方又言笑攀谈,席间观世自在音菩萨却生得慧眼,精通道佛之精融,隐隐看去那陆逊竟有大势之所汇聚,心头方有成算,只此间不便多言,方面色未显罢了。
又有四海龙王精光连连、窃窃私语,四处游弋交际、把酒言欢。
方说待得酒过三巡、三醉三醒,圣众神佛等纷纷告辞。
二圣纷道歉意,又言不胜酒力,命陆逊奉送。
陆逊方恭领法旨,奉菩萨、木公金母、勾陈大帝离席。
待得到了地皇后土殿门处,方见木公笑的儒雅,温声道“昔年一别,待得今日相见,放得说少君果不负这九品上元真仙之果。”
陆逊见状不明所以,却知此时不得失礼,方躬礼谦虚“帝君谬赞,陆逊不过有赖诸尊圣信众罢了。”
又听观世自在菩萨走来,笑道“贫僧尝闻地藏赞曰‘少君通达仁智、慈威惠德、通晓大佛,悟得自在大光明’,此番事了,可来南海一叙,想必沾染少君德行,届时定能蓬荜生辉,使我珞珈山莲花遍地,照耀诸灵心中大光明也。”
遂有西王母笑言“纵然阳华少君德庇福佑,也不过后辈罢了,哪有菩萨这般智慧渊明。想必是菩萨慈德,见此璞玉欲指点一番罢了。”
即又看着陆逊感慨“怪道尝闻我家帝君言道,昔紫府洲升仙殿,初见阳华少君。
便见少君虽只初出茅庐,却是自有那‘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的君子大雅之风。
乃道佛融汇、包容万法,心中自有真锦绣的碧璞俊杰。
今日得见,方见我家帝君所言不虚也。”
勾陈大帝亦言道“菩萨德高望重,乃佛陀共敬之尊,少君若得菩萨指点,想必自是一番佳话。”
陆逊见状忙连躬礼坐揖,郑重道“承蒙诸上尊,慢说蒙观音大士指点乃晚辈荣幸,便是诸位尊神前辈略加指点,亦是晚辈之幸哉。”
众者见状纷纷赞其行止气度,便告辞而去。陆逊亦躬行晚辈礼,曰之恭送敬语之类。
方说四尊各自而去,云头上东华帝君回想陆逊之种种,不仅赞曰“唯系,承宗显庭缨华琬琰之贵子,茂林修竹德佩尔雅之君子,不意东皇竟有此德,宗传如斯之子也!”
西王母见状差异不已,心说他这位夫君兄长性情高傲、眼光高绝,不想竟对那阳华少君有如此评价,不禁疑惑。
然,方听东华帝君在说,西王母顿时惊异赞叹不已。
只听其评之“此子莫说其修为不过初得仙果,便是有些虚名,却凭那不过神仙境界登堂入室,能做圣人殿上客,可见悟性资质、际遇气运之佳。
十余载虽说修为未进,却积累浑厚,愈发灵华臻醇、灵元内敛,便是比之你我那时尤亦过之,可见心性尚佳。
且其一身正清福慧之炁,乃太清圣人垂赐《功德清正金身》大成之相,可见福德之辈。
待此番事了,更将三界扬名、九之幽共奉也。
若此这般还当不得如此,便乃为夫心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