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议论的“钱庄为何无法给百姓兑换铜钱”、“大承宝钞之事该如何解决”等问题,竟被文官武官吵成了战事之辩!
皇长女姬长宁皱着眉头,她本想要说些什么,来制止这番争吵。
可二皇女姬长灵却抢先一步,说道:“韦尚书,您说我们不能让百姓再继续苦下去了,这的确很对,但这不就是你们文官该做的事情吗?怎么就赖到了征战之上!”
“陛下对外征战可是百战百胜,在没有一场失败的情况下,你们却依然将承国内部治理成这样,难道你们文官就不觉得羞耻吗?!”
姬长灵的外公是将门之首,其子常年领军驻扎凉州,她从出生起便注定是将门功勋一脉,如今自然是为武官发声。
而韦泰和听到这番质问,那脸上的神色连变都没有变,道:“回二公主,国无余粮,我等就如无米之巧妇,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你们就放任钱庄肆意妄为,让百姓无法兑换铜钱,并且不断建议让陛下继续发放大承宝钞,致使大承宝钞不再值钱,是吗?”姬长灵并没有被韦泰和的说辞带偏,而是一针见血的将问题给挑出来!
瞬间。
朝中安静了下来。
他们文官会跟武官争吵,也是希望能够掩盖掉,鉴天镜里乡勇军所说的问题,不管国库如何亏空,那治国之策本就是由他们文官提出的,现在曝出这么严重的问题,自然也需要由他们来负责!
“此言差矣!”
“二公主殿下!”
“发放大承宝钞,是先帝时期便已经决定好的,用以解决我承国缺铜之问题。”
“如今我等只是维持先帝的决定,通过大承宝钞来缓解国库亏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于钱庄无法兑换铜钱,这也并非我等本意,只是我承国现在铜钱缺少,所以暂时无法给百姓兑换,等到以后充足时,自然就能让百姓随意支出了!”
户部侍郎牧修齐,在看到韦泰和沉默后,便主动站出来反驳道。
但姬长灵却冷笑一声,说道:“维持先帝的决定?那先帝死了,你们怎么不跟着去死!就只懂得墨守成规?而且等到以后铜钱充足,再给百姓随意支取?什么时候才能充足?等到我大承国被百姓推翻后,才算是充足吗!”
“哦,反正你们到时候说一句水太凉,就能厚着脸皮投靠以后的王朝,至于现在的问题,也能烟消云散了,对吧!”
听到这番话。
文武两官全都哗然一片。
姬长灵这样没有任何顾及的去说死去的先帝,也太……父慈女孝了吧!
至于那针对文官的指责,的确是让牧修齐脸色发黑,但宰相王千禾与几个尚书就当没听到一样,继续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参与到这争吵中。
因为。
那坐在龙椅上的姬清珞。
可是已经皱着眉头看着他们了。
皇长女姬长宁也注意到了这点,她下意识的拉了拉姬长灵,让她别再继续说下去,随后才看向姬清珞,说道:“陛下,二妹只是口不择言,并非有意言语先帝,还请……”
“好了,长宁,那是你们的父亲,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虽然你作为长姐,得为妹妹们竖立标杆,但也不要事事都拘谨小心,偶尔僭越一二也未尝不可,”姬清珞这般说道。
说完之后。
她的视线在百官身上扫过。
“等到推演结束后。”
“那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朕希望你们能够立刻解决。”
“不然的话……”
姬清珞没有说完。
但是那眼神中的杀意,却让朝中众臣不寒而栗。
她没有再理会百官是何想法。
她再次引导国运推演陈怀信的未来。
同时。
她也在心中想着。
“你说朕做错了。”
“那朕倒是要看看。”
“你究竟能够做到何种程度!”
金銮殿中。
面对自己驾崩的事情。
姬清珞脸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因为先前推演金榜之人的未来时,她就已经见了许多次这样的画面,也就是在她死后,承国才会爆发起各种动乱!
而作为皇长女的姬长宁,看着那画面中的陈怀信,忍不住开口说道:“他这番做法,是不是有些太残忍了,那些家族里,可是尚有孩童呀!”
“难道就放过那些孩童,等到他们长大之后来复仇吗?”二皇女姬长灵却有着不同的意见,“陈怀信说是踏尽公卿骨,那肯定一个都不会放过!大姐,你太仁慈了,所以上位后才会遍地烽火,小姑,不如你以后将皇位传给我,我肯定会做得比大姐优秀!”
“你自己也是陈怀信所说的公卿!”姬长宁看向自家二妹。
姬长灵则是笑嘻嘻的,道:“那又如何,这毕竟是未来才发生的事情,又不是已经发生了,我只是很喜欢他这种性格呀!”
两姐妹在争论着。
姬清珞目光看向五皇女姬长清。
在发现姬长清对陈怀信所做的事情,没有半点反应,那眼神似乎还在期待陈怀信的新作的时候,她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推演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