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接过饭菜,放在茶几上,依旧板着脸。
唐若早有准备,娓娓道来,“于总,关于佳品智能的善后工作,我已经整理好方案,跟你汇报下。”
接着,从人到财到物,唐若悉数讲罢。条理分明,逻辑顺当。于时的脸色逐渐缓和下来,“你去办吧。”
唐若不多话,退出于时的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回到自己办公桌前的唐若,轻舒一口气。刚才的表现,她是满意的。坐到位置上的她继续整理起资料,做行业分析,兼顾着看看手边的商业计划书。
许久,唐若听着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又远去,是于时离开了办公室。唐若以为于时会多拐几步绕到她的工位边打个招呼,然而于时并没有。
办公室里就只剩下唐若一个人,她放起最爱的钢琴曲《天空之城》,尽情独享这偌大办公室的惬意时光。儿时的唐若第一次听邻居家的姐姐弹奏这首曲子时,就爱上这旋律,要学钢琴,但妈妈不同意。自小到大,每当她疲倦了,就会听这首曲子。记得当年复习雅思,她挑灯夜读争取全奖,实在累得撑不住时,就全靠放这首曲子帮自己舒压解乏。
临近十二点,完成了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初稿的唐若准备下班。这一天,她自评获了小胜,直到她转头隔着玻璃窗看了一眼于时的办公室—
她给于时买的晚餐,仍旧安静地放在茶几上,甚至连包装袋都没被打开过。这一看让唐若的心里变得五味杂陈起来。
自小被父母冷落的唐若,无比清楚要摘到果子都要靠着手脚伶俐,只不过于时这棵大树更难爬而已。于时这块难啃的骨头,够硬。
此时的唐若非但不沮丧,反而感觉丝丝亢奋,这与她在美国留学时跟着美国同学吸大麻时的感觉如出一撤,她吸过几次,但凭借强大的自制力抵挡住了诱惑。
今日于时的反应又给了她那种久违的令她上瘾的亢奋感。
一个小时后,唐若化好晚妆,她将眼尾眼线挑高,在眼窝处涂满高亮眼影,再放下秀丽黑发,狐魅多姿。她斜倚在卡座里,对面坐着的是她在国外读书同校的师姐-谢琳慧。
唐若回国后,在京人生地不熟,找到的第一个组织就是校友会。校友们大部分在金融领域就职,女生大多气质不俗,男生则外表喜忧参半。谢琳慧是校友会副秘书长,一来二去,唐若跟谢琳慧就相熟了。唐若嘴甜腿勤,工余在校友会里帮着谢琳慧做些联络工作。那时谢琳慧正在写一篇关于私募基金的文章,唐若帮着这师姐做了不少案头研究,谢琳慧就结交了这个俏丽的小妹妹。
10岁左右是女人之间最适年龄差,关系最舒适。
这次是谢琳慧邀请唐若小叙,目的明确—了解唐若所知道的佳品智能背后的资本故事,敏锐的谢琳慧清楚这会是一个新闻引爆点。佳品智能与江小河连在一起,也正是于时与江小河结识的源头。唐若内心其实是迫不及待想将背后故事发酵到百分之二百地倒给谢琳慧听。但是,她并没有。唐若讲话点到即止。谢琳慧面露失望:唐若并没说干货。
唐若稳稳地看看谢琳慧迫不及待的眼神,心里打好了盘算,事情从她的嘴里说出来,那她唐若就成了泄密者。而泄密者这个称呼可不是她给自己的预定人设。
“慧姐,我对这事儿了解的挺少的,您知道我才来不久,佳品智能是江小河负责的项目,我参与的不多,不过—”她见谢琳慧瞳孔忽地黯淡下去,脸也板起来,赶紧扭转语气,“不过,元申股份的王东宁比较了解全貌,他是江小河的同学,也是这次元申投资的执行负责人。您看,我将他介绍给您?唉,他也蛮惨的,投资几个月就打了水漂,很多内情一定想一吐为快。”
谢琳慧听着“王东宁”三个字,已经在手机上搜索着王东宁的背景,心里琢磨着怎么尽快撕开个真相的口子,要将深度报道尽快发出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年近四十的谢琳慧这么多年稳站在一线媒体人的位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身充满了对新闻事件背后真相的贪婪和渴求”。
这个话题就此收住。谢琳慧虽然没从唐若嘴里探到究竟,但是还是感谢唐若的提醒,这王东宁身处旋涡之中,一定有料可挖。
二位女人说话间,中间的桌子上忽地放上了一瓶酒,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来,“慧姐。”
二人抬头,见来人伴着这声问好已经熟稔地拉了椅子坐下来。
唐若看这人面熟,待谢琳慧做了介绍,原来正是近日来名声大燥,广告遍布地铁,自己给自己代言的优尼酒创始人蒋成功。
唐若起身优雅地与蒋成功问好握手,这男人穿着黑色连帽衫,黑框眼镜,面容俊朗中带着一点清秀,远比广告上举着优尼酒的模样更加清爽,唯独眼中露出漫不经心的随意,富二代的典型,痞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