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宋慧兰与过来的瑞郡王兄弟互相见礼,见怡郡王萧霆钧手里拿着一只木雕小牛,宋慧兰顿时笑道:“哟,三弟还拿了小礼物呢。”
萧霆钧大大方方将木雕小牛送给黛玉,随口解释了一句:“原是工部要做新的农具,剩了好些木头,我没事就跟着工部一个营缮郎学着雕刻的。”
一听还是他亲手做的,黛玉拿着细细打量了一番,而旁边的瑞郡王萧廷锴和妻子也对视一眼,二人心照不宣:看来老三,果然是个爱好风雅无心政治之人。
“你这小牛,头大身子小,不过嘛,倒是很可爱。”黛玉笑着点评了两句,拿在手中十分喜欢。
“我瞧着玉儿和三弟,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宋慧兰这话很是真心,看着站在一起的萧霆钧和黛玉,宋慧兰一瞬间闪过一丝羡慕。
“姐姐又打趣我,早知道今儿和你一起来总是被你打趣,我就不来了。”黛玉故意玩笑一句。
萧廷锴有事儿要跟宋慧兰说,于是二人先离开。
“这园子里梅花开得这样好,咱们正好转转赏花。”萧霆钧方才一进园子就细细打量过黛玉了,仿佛每一次见面,都有变化似的。
黛玉便将刚才与宋慧兰说的话告诉了萧霆钧:“我收了瑞郡王妃的太湖石,你不会介意吧?”
“自然不会,几块石头,就是父皇知道了,也觉得我们是兄友弟恭。”萧霆钧指了指黛玉手中的木雕小牛,向黛玉说起工部的事儿,说了一些后,倒是问起黛玉,“我去工部,你觉得如何?”
“方才皇后娘娘也问了类似的话。”黛玉见萧霆钧似乎也有点儿冷,将暖手炉给了他,“你捂着,我不冷的。”
“玉儿你拿着就是,是了,我替你拿着木雕。”萧霆钧没有接,听黛玉说下去。
“你捂一会儿再给我便是。”黛玉将那小铜炉子递到萧霆钧手边,萧霆钧这才接了过来。
“工部是很重要的地方呀。虽然做的事情不显眼,可救灾、打仗、农具制造、甚至修缮皇陵等,没有工部是万万不行的呀。”黛玉看的很透彻,六部没有哪个部门不重要,分工不同而已。
“而且,王爷是为了低调不惹眼,所以才选了工部吧。”黛玉已经有了分析。
“知我者,玉儿也。”萧霆钧相当高兴黛玉这么说,“工部嘛,平日里的确不起眼,父皇不会注意到,其他大臣也不大在意。”
“我想的是,先好好学习,老老实实的跟着工部尚书和其他大人们,老老实实的学习本事,我如今连工部的规则都不了解,又何谈其他。”萧霆钧想的很透彻,踏踏实实才能学到真本事。
而萧霆钧的做法,受到了工部尚书田静敏大人的欣赏,他的行事作风也让工部上下的官员很是受用,几个月下来,大家完完全全把萧霆钧当作自己人了。
“其实之所以会雕刻一头小牛,原是我和工部大家正琢磨着改良农具。”萧霆钧告诉黛玉。
听他说了一车话,黛玉就知道,他在工部显然是如鱼得水了:“这牛倒是雕刻的很有趣,我当年从扬州进京,有幸看到过农人用水车,我觉得那水车要是能改进,就好了。”
“看来我和玉儿想到一块儿去了。”萧霆钧见黛玉对这些事儿很感兴趣,越发高兴了,“我们前两日还在画图纸呢,回头图纸还能送给玉儿你瞧瞧。”
“这也可以?工部的东西应该不外传吧?”黛玉听了摇头。
“的确是不外传,但玉儿你不是外人嘛。何况,只是水车,不是武器。”萧霆钧将手炉子还给了黛玉,“我这会儿暖和起来了。前两日,大姑姑进宫,我碰上了,她嘱咐我对你好点。”
黛玉听了感慨起来:“长公主待我,真的很好。”
“这是好事儿嘛,京城多少人想巴结大姑姑,都找不到门路。你投了她的缘,父皇都说过,大姑姑眼光挑剔,寻常人都入不了她的眼。”萧霆钧想,人和人的缘分,尤其是真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