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并未能从舅母处得知为何元春突然间就被贬,说到底,如今王子腾在江南,王家能知道的事儿,也很有限。
宝钗回来,一听来过太监,连忙叫了人来问到底怎么回事。在听见竟然是自己婆母收了甄家的赃物之后,宝钗眼中闪过一丝杀心。
上一次,宝钗让莺儿自己考虑清楚,其实就是要莺儿表个态:让莺儿去伺候自己婆母,当初婆母抬着莺儿来跟自己打擂台,那就让莺儿好好伺候她,不是正好。
看来,自己还是太心软了。
既然天子都来旨意申斥,那么,贾家的态度就尤其重要了,宝钗心底有了个主意,一面向下人打听老爷怎么说。
“老爷狠狠骂了太太一顿,然后就在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不让任何人伺候,就是赵姨娘也不能进去。”新买来的小丫头,都在琢磨,这贾家看起来是不行了,原本还有个娘娘在宫里,现在,娘娘都被废了,只怕这家要完蛋了。
老爷一向是个不能理事的,又是个正经人,自己的想法只怕老爷是不能同意,所以宝钗觉得,还是先斩后奏更好。
于是宝钗当即叫来了莺儿,冷冷吩咐一番,莺儿吓得当即瘫软在地,摇头道:“不行,二奶奶,这要出人命的,奴婢不敢,奴婢也不能......”
“你自己考虑好?若是不这么做,我们整个家都要受到影响,你也知道,宫里都来了旨意。你要是不乐意,我自然还有别的法子,但日后,你的日子怎么过?你可一定要想好了。”宝钗既然找莺儿来,就吃定了莺儿这人,为了她自己好好活着,为了她的女儿,她一定会答应的。
“何苦,太太爱女心切,如今知道自己害了宫里的娘娘,自觉对不起娘娘,对不起家中众人,以死赎罪,也是有的,你怕什么?”宝钗这段话,是要莺儿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没有人追查,那么太太怎么去的,又有什么关系。”
见莺儿似乎还在犹豫,宝钗扔出了杀手锏:“想想你的女儿,你也想看着她快快乐乐长大,对不对?但若是因为家里的事儿,她受到影响,可怎么办?如今天子还没有做出最后惩罚,我们的态度先亮出来,争取从宽处理,不好吗?”
莺儿终于咬着牙点了点头,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连呼吸都变得艰难。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尖微微发白,仿佛这样能让自己稍微镇定一些。宝钗见她应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那笑容虽温和,却让莺儿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爬上来。
宝钗转身从妆匣里取出一锭银子,轻轻放在莺儿手中,语气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定要秘密行事,不能让家里任何人知道了,否则都不好办。所以,买药的事儿,也得莺儿你亲自跑一趟了。”她的声音低低的,像是怕隔墙有耳,可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莺儿的心上。莺儿接过那锭银子,只觉得手心发烫,仿佛那银子是刚从火炉里取出来的,烫得她几乎要松手。可她不敢,她知道这银子背后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第二日一早,众人就听到莺儿的惊呼:“太太——太太你怎么?!”
同一个院子住着的赵姨娘,是第一个跑过去看热闹的,贾政等也都陆续到了。
众人看到,王夫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容安详,仿佛只是沉沉睡去,眉间却隐隐透出一丝解脱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