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南这一次是单独来拜见黛玉的,行礼问安后,黛玉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温和地落在琼南身上。黛玉见她似乎有话要说,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丝犹豫和忐忑,便心下了然,挥手示意紫鹃等贴身伺候的宫女都退了下去。
琼南微微低着头,纤细的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似乎在斟酌着如何开口。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鼓起勇气,声音带着一丝轻颤,却又带着一股坚定的意味:“皇后娘娘,我不怕的。”
虽然皇后娘娘掌管后宫已经很好了,但吐蕃上书请求与中原王朝的事儿,皇祖母亲自叫了自己去。
黛玉其实早已猜到了琼南此来的目的,多半是与吐蕃和亲之事有关。如今看着眼前这个温婉沉静的小姑娘,一双翦水秋瞳灵动而聪慧,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黛玉不禁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初入贾府,寄人篱下,小心翼翼,那一段迷茫无助的时光,至今想来仍让她心中微微一痛。
于是,黛玉缓缓伸出手,轻轻握住了琼南有些冰凉的小手,用温暖的手掌包裹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柔和而带着一丝怜惜:“傻孩子,别担心,事情还没定下来呢。你皇祖父和皇上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琼南却摇了摇头:“侄女儿知道,您和皇上都心疼我,不舍得让我嫁到那边去。但我自幼享受着如此金尊玉贵的生活,如今有个机会,能替朝廷、为百姓做点儿事,我很开心的。”
“虽然,虽然心里也有些害怕。毕竟吐蕃那么遥远,听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都和我们中原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去了那里,只怕这辈子都很难再见到皇祖父皇祖母,也见不到您和叔叔,还有嘉悦妹妹他们了。”
她顿了顿,仿佛在给自己打气一般,又抬起头,目光中重新燃起一丝光亮:“可是,当年清嘉郡主为了朝廷的安稳,不也远嫁到了东南的小岛上去吗?她一个弱女子都能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自己的幸福,我更是应该坚强起来,不能让疼爱我的长辈们失望。”
听完琼南的话,黛玉就更心疼了。
“我知道,咱们琼南是个好孩子。”黛玉的声音更加柔和,带着一丝赞赏和疼惜,“只是这一次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因为皇上心疼你。朝廷有朝廷的考量,你皇叔和你父皇他们,要顾全的是整个国家的安稳和百姓的福祉。”
黛玉顿了顿,目光深邃了一些,继续说道:“这些异邦,一向是畏威而不怀德的。他们兵强马壮的时候,就如同豺狼虎豹一般,会来骚扰我们的边境百姓,抢掠财物,让我们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等到他们自己衰弱下来,无力抵抗的时候,才会想起我们中原王朝的富庶,想要通过联姻来寻求庇护,换取和平。”
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地方,若是能够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彻底解决边境的隐患,才是对我们中原百姓最好的交代。”黛玉看着琼南,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话,原本是前朝的一些旧事,不该告诉你这些。但既然你今天来了,而且如此懂事,那我就告诉你一些,你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因此而胡思乱想,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但是琼南的这番话,我会转告给你叔叔。”黛玉告诉琼南不要有心理包袱,“就算朝廷和吐蕃真的打起来,也并不是因为你,而是你叔叔和朝廷的大臣们商议了,决定要这么做。”
琼南看着皇后娘娘真诚的双眼,忍了很久的泪水,这一刻决堤而出。她曾经也偷偷想过,要是皇后娘娘是她母亲,该多好。她不是要做公主,而是想要和嘉悦妹妹一样,被父母疼爱着。
黛玉将哭的很伤心的琼南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兴许是吐蕃内部情况很不好,就算中原朝廷拒绝了他们联姻的请求,他们也没敢有任何动作。
反倒是在黛玉生下三皇子后,朝廷在正月十八,突然对吐蕃用兵。速战速决,两个月后,吐蕃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