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近1亿元的投资中。一共有25家企业参与。左江看了一下。这25家企业都是中原省知名的建筑材料企业。他们对建材大市场前景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才肯出钱投资。这也是中原省及中州市建筑材料企业的中坚力量。左江的想法是一脚踢开他们自己独资建设。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很难解决。一是中原省及中州市政府的形象问题。找到外资企业投资后就一脚把曾经支持他们的本地企业一脚踢开。会伤了他们的心。同时政府的信誉和形象也受损。郝明远不会轻易这么做的。另外。这些投资企业可以说是将来建筑材料大市场的主力。一旦踢开他们让他们产生怨念。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抵制建材大市场。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听了陶菲的话后。左江心中那个朦胧的想法逐渐清晰了起来。如果借助郝明远在中原建筑材料企业中的影响。这个想法说不定会实现。而且还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晚上酒宴的氛围很好。郝明远也没有掖着藏着。直接把中州市政府制定的12项优惠政策拿给左江和陶菲的看。并在一旁不时地讲解一下。毕竟左江的年龄还小。他怕有的地方左江不明白中州市政府是做了多大的让步和牺牲。
左江看到免税5年和只在大市场设管理处指导工作两项时。心中异常的震惊。他清楚郝明远是把能给左江的优惠政策都给足。从中也看出他对建材大市场的渴望。左江本来苦于找不到能给郝明远什么回报。看完这12项优惠政策后。他终于找到了如果回报他的办法。同时。对于解决那25家建筑材料企业投资地问题也有了新的想法。
左江看过之后把材料放在桌子上。望着郝明远和杜学信说:“郝省长、杜市长。你们所给的优惠政策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实在想不到还能有比这更优惠地政策。既然中州市有如此的诚意。我也不能遮遮掩掩。这个建筑材料大市场我决定投资了!”这种场合左江不能称郝明远郝叔叔的。便称呼其郝省长。
郝明远和杜学信一听十分的高兴。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让左江投资。纷纷举起酒杯进行庆祝。左江与他们碰杯喝了一口放下酒杯说:“郝省长、杜市长。虽然决定投资了。但我还有一个要求!”
郝明远说:“小江。有什么要求你就说。只要是我和杜市长能解决的就没问题。”
左江说:“我的这个要求就是。由我们哈里波特金融投资公司对中州建筑材料批发大市场进行独家投资!”
“这?”郝明远一听不由得惊疑了起来。左江的要求他当然清楚意味着什么。以前是因只找不到投资商而犯愁。现在钱多了让他更难心。左江的要求并不过份。但要求那25家建材企业撤资的后果是什么他可以想象得到。仔细地思量了一下他说:“小江。你地这个要求我很难办。这关系到中原和中州省市政府的形象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今后建材大市场的发展地问题。能不能换一个条件?”
左江说:“郝省长。你担心什么地清楚。这些问题我也考虑了。就你给我们的优惠政策看。已经超越国家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要知道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地政策是不同。如果由我们独资。这份优惠政策会受到更少地质疑。这对省市政府都有利。而这投资的25家企业我不是想一踢开他们。而换一个方法投资。也就是说。他们转而向大市场投资。对应地不再是省市政府。而是我们投资方。我可把大市场中最好的位置优先出售或租赁给他们。这样他们会以更少的投资取得同样的利益!”
郝明远和杜学信听了之后没有出声。他们心里清楚这25家企业能够投资并不是只看中了其中的利润。而是看中了在大市场中的话语权。左江这么做他们的话语权就没了。
左江人似乎知道两人心里在想着什么。他接着说:“省市政府在大市场只设管理处。这对于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来说。政府的声音太弱会成为诟病的。我是这么想的。由市场管理处出面组成一个业主委员会。也就是建筑材料协会的别种版本。由政府和业主代表组织。这25家投资企业都有一个委员的名额。可在政府的协调下制定大市场的行业标准及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
“啊!”郝明远和杜学信都是成了精的政治人物。左江话中的含义他们十分的清楚。无疑是左江送给他们的一块巨大的蛋糕。这样既增加了政府方面的声音让他们在政治上更为稳妥。又解决了那25家企业发声渠道问题。可为一举多得的好事!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