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扫地僧轻诵佛号,以示敬意。玄澄飞至其身旁,先行一礼,态度谦恭。“多谢大师昔日指点迷津,玄澄方能得以重伤复原,更在佛法与武学上有所精进,今日之成就,实乃大师所赐。”
扫地僧微微一笑,摆手谦逊道:“玄澄师弟言重了,你能有此番际遇,全因你自身心性坚韧,潜心修佛,方能领悟佛法真谛,进而功力大增,非是老僧之功。”
玄澄闻言,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转而将目光投向张三丰,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对决充满了期待与慎重。
“张真人武艺超凡,却选择挑战我少林,确有违宗师风范。”张三丰语气平和地回应。
“若非少林未能给予觉远师父应有的公正,贫道也不必出此下策。”玄澄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严峻。
“觉远师弟擅自习武,且助你逃脱,确有过错。但少林依法惩处,乃是维护门规之必要。”
“他最终因体力不支而逝,与少林并无直接干系。”玄澄继续说道,“而你,作为少林曾经的杂役弟子,不仅偷学武艺,更背叛师门,今日胆敢踏足少林放肆,实属大不敬。”
“若不将你绳之以法,我少林在江湖上的声望将何存?”玄澄的话语激起少林僧众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番言论,让在场的少林弟子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仿佛长久以来的压抑得以释放。在他们看来,张三丰的行为是对少林莫大的侮辱,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他们希望借此机会,恢复少林在武林中的尊严与地位。
确实,维护门规乃少林之根本。然而,张三丰的武功卓绝,使得少林一时难以抗衡,不得不采取忍让之策。此刻,玄澄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流,让众僧心中的郁结得以释放。
“言之有理,张三丰既已背叛少林,便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此等孽徒,仗武逞强,实乃武林之大不幸。今日若不让他尝到苦果,何以彰显我少林之威严?”
“少林,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岂能容他放肆挑战?玄澄大师,望您施展神通,将其镇压,废除其武功,让他知晓何为真正的敬畏。”
群情激昂之下,僧人们的情绪再也难以抑制,纷纷表达着对张三丰行为的不满与愤怒。在他们心中,玄澄不仅是武艺高强的代表,更是维护少林尊严与荣耀的支柱。
少林千年传承,底蕴深厚,高手辈出,每一代弟子都承载着保卫少林、弘扬武学的重任。今日之困境,不过是少林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终将被智慧与勇气所化解。玄澄作为少林的中流砥柱,定能引领众人,共克时艰,守护少林的荣耀与辉煌。
确实,武林的兴衰总是伴随着人才的涌现与沉寂。有时,武林界会迎来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高手如云;而另一些时期,则显得相对寂寥,高手难觅。特别是那些顶尖的高手,每一代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仅限于一两位,这背后无疑蕴含了深厚的机缘与气运。
玄澄大师被誉为近两百年来少林寺的杰出代表,这一称号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他深厚武功与卓越成就的真实写照。在少林寺内,众多高僧都曾与他有过武艺上的交流,无不被其高深的武学造诣所折服。尽管张三丰前辈被誉为当世无双的武学泰斗,其修为深不可测,但玄澄大师在少林寺的地位与贡献,同样值得人们敬仰与传颂。
然而,少林寺的僧侣们依旧坚定地相信玄澄能够胜出。毕竟,他能从低谷中恢复,重焕生机,这本身便是对他修炼至高武学、实现武学突破的最佳证明。他的武功修为,早已今非昔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好大的口气!”张三丰淡然回应,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冷意,“那么,老道我倒要亲眼见证,你是否真的拥有了这样的实力?”
玄澄闻言,目光平静地望向张三丰,身形稳如磐石,仿佛一尊雕塑。从他体内缓缓散发出一股玄妙的气息,温柔而深邃,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怜悯,仿佛能够洞察世间疾苦,为苍生祈福。他站在那里,就如同一位慈悲为怀的佛陀,庄严而神圣。
佛光璀璨,佛法气息缭绕四周,营造出一片庄严祥和的氛围。站在一旁的慕容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骇之情。这究竟是何等武技?它似乎超越了武学的范畴,更像是一种深邃的佛法展现。
佛光如阳光般普照大地,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彰显着佛法的博大精深与无边威力。慕容博感受到,在这股力量面前,自己竟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无力感,仿佛无论他施展何种招式,都将在佛陀的慈悲与威严之下被轻易化解。
佛陀的慈悲之中,亦蕴含着不容侵犯的威严,一旦动怒,便如同雷霆万钧,势不可挡。那种力量,宛如泰山压顶,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压迫感,深知人力之渺小,难以与之抗衡。
慕容博深知,这并非他的主观臆想,而是玄澄大师那震古烁今的修为,真正引动了天地间的微妙气机,从而让他产生了如此深刻的感受。山林间,风声似乎也因这股力量的激荡而变得更加呼啸,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少林寺的僧众们,此刻无不感受到自己内力的运转受到了影响,变得不再流畅,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束缚。他们纷纷惊叹于玄澄大师的修为,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与自豪。
“玄澄师兄的修为,果然已臻化境,令人叹为观止。”
“玄澄师兄被誉为本寺二百年来第一人,实至名归,他的成就绝非偶然。”
“佛祖慈悲,庇佑我少林,让玄澄师兄在关键时刻恢复功力,此乃我少林之大幸。”
“世事如棋,局局新。我少林传承千年,底蕴深厚,岂是外人所能轻易撼动?张三丰虽强,但我少林自有定数,非他所能轻易挑战。”
少林寺内,僧众们议论声四起,他们对张三丰投以的目光中,满含傲骨与自信。每一位僧人都昂首挺胸,期待着玄澄大师能展现出惊世骇俗的实力,将张三丰彻底镇压。他们相信,这一战之后,少林将再次扬名武林,无人再敢轻易挑衅。
张三丰的眼眸微眯,眼神中闪过一丝凝
重。“少林两百年难得一遇的武学奇才,果然名不虚传,确有几分真章。”他心中暗赞,同时对即将到来的对决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玄澄身上的佛光愈发耀眼,仿佛有万道光芒从他体内迸发而出,将整个场地映照得如同白昼。而张三丰则缓缓展开身形,动作流畅而优雅,他身后的空气中渐渐凝聚出一幅清晰的太极图案,缓缓旋转,蕴含着无尽的阴阳变化与天地至理。
天际风云骤变,少室山巅,云雾缭绕,仿佛天地间的灵气都在此刻汇聚。张三丰身后的太极图缓缓旋转,与周遭的天地气机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又玄妙的画面。
玄澄的双目圆睁,眼神中透露出金刚怒目般的威严与决心。他身形一动,如同山岳般沉稳地向前跨出一步,随后一拳挥出,势大力沉。
“轰!”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天崩地裂。只见一个巨大的拳影在玄澄与张三丰之间骤然成形,那拳影之大,宛如一座巍峨的小山,带着排山倒海之势直压而下。
四周拳风呼啸,如同狂风骤雨,将山林中的大树吹得东倒西歪,鸟兽惊飞,一片混乱。少林众僧目睹此景,无不惊讶万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震撼人心的武学对决。
“这..这是何等高深的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