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烨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震撼。
身为顶尖学霸的他非常清楚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向往清北,向往985、211。
好的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就是能培养出高精尖人才。
他没有刘冠宇那么极端,但也对这件事深信不疑。
严格来讲。
他们这代人的想法,几乎都是这样。
从小就是各种竞赛走出来的,能拿第一能拿金牌的基本就是那些人。
什么落魄宗门捡到天之骄子,那种事情只有小说里才会出现。
可今天。
此时此刻。
陆家烨有些动摇了。
一位来自中专的考生,竟然一字不差的把正确答案写了出来!
难不成真有能自学到这种地步的??
陆家烨继续向下看去。
为了严谨,
他特意将先前达摩院给的答案调到副屏显示器,一比一对着看。
越看陆家烨越震惊。
“不是,这怎么第二题也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啊!?”
他连忙滚动页面到最上方,重新看了一下名字和学校。
“姜平,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没错呀...”
这位青年博士有点怀疑人生。
不是瞧不起中专。
主要清北高材生们都写不出来的完美答案,他为什么能写出来?
难不成中专开始教真东西啦?
陆家烨连连摇头。
“不对不对,他们想教真东西也拿不出真东西啊...”
“真是奇了怪了。”
不信邪的他继续看第三大题,依旧和达摩院给出的答案一样。
紧接着又是第四道大题,还是一样。
陆家烨瘫靠在人体工学椅上,整个人大脑一片空白。
现在发生的这一切,都早已超出了他的认知。
中专、全球数学竞赛、标准答案。
这三个词分开来都认识。
怎么放在一起就突然变得那么陌生??
陆家烨沉默平静好一会儿,才重新看向显示器屏幕。
如果最后的第五道大题也和标准答案一样,那足以震惊整个世界的新闻将随即诞生。
他咽了下口水,手指颤抖着滑动鼠标滚轮,看向最后一题。
陆家烨一边对照正确答案,一边寻找问题所在。
青年自言自语道:
“第一问的特征值没错,过程完美。”
“第二问WnU0的维数也没错,过程丝毫不差。”
“嘶...”
“还差最后一问。”
陆家烨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向标准答案,又转过头观察姜平的解题过程。
这次。
陆家烨终于发现了一些与正确答案不同的地方!
不对!
严格来讲,是错误的地方!!
他睁大双眼向前探头,仔仔细细重新对照了一遍。
随后满脸惊喜。
“dimWnUj-dimWnUj+1应该是≤1,而不是≤3!”
“错了!他错了!!”
身旁刘冠宇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错了就错了呗,你那么兴奋干嘛?”
“怎么着,见不得人好?”
听到这话,陆家烨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对啊...
我为什么要这么兴奋?
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开始反思起来。
可能连陆家烨自己都没意识到。
在看到第四大题完全正确的那一瞬,危机感与挫败感笼罩了他整个人。
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都极为优越。
业内大咖做老师,奥数比赛当习题。
年仅16岁就被北大特招,本硕博连读。
说一句天之骄子都毫不为过。
而这试卷的主人呢?
18岁,中专。
别说什么名师了,有没有老师都不好说。
陆家烨扪心自问。
如果自己参加初赛能拿到满分吗?
入围100%没问题。
满分也是100%不可能。
从2019年到2024年,阿里全球数学竞赛总共举办了六届。
这六届里有无数高手参加,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连续三年满分的韦神也在其中。
但即便是他。
也没能拿到满分。
虽说韦神没尽全力答题,可事实就是如此。
要是姜平拿到了满分,那学术界绝大部分学者的认知都会被颠覆。
原来自学,真的可以成才。
那么问题来了。
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问错了,他就没能成才么?
沉默许久,陆家烨默默开口。
“冠宇哥。”
“嗯?”
“解答题其中一个小问的过程几乎全部正确,只有最后两步和答案错了,要扣掉多少分?”
刘冠宇望向天花板思考片刻。
“大概六七分?具体还是得看阅卷团队。”
陆家烨又问道:
“那93、94这个成绩,能排到多少?”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前十或者前十五。”
“那一位中专生排到这个位置,代表着什么?”
陆家烨的提问过程无比机械,像是那种极度震撼状态下的语气。
刘冠宇眉头一皱。
“中专?你在开什么玩笑?”
“除了那些知名高校以外,其余都是凤毛麟角,更别说中专了。”
“依我看,能入围都离大谱。”
“要是真能排到前十五,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
陆家烨迅速转头。
“哪种?无师自通的天才?”
刘冠宇摇了摇头。
“作弊。”
......
......
涟水中专,微机室。
王闰秋和陈茵分别坐在姜平两侧,奋笔疾书地不停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算。
身处中间的少年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随后便自信点击交卷。
与其他人不同。
别人可能第一遍没想到,再看第二遍的时候突然有了思路。
姜平如果第一遍没想到,那再看无数遍也想不到。
因为系统传输到他脑海中的知识就像刻在骨子里一样,不会存在一会儿想起一会儿忘记的情况。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与其浪费那个时间一遍又一遍的验算,不如早点去蹬缝纫机。
经过这次考试,姜平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得亏紧赶慢赶把数学水平升到LV.5。
但凡低一个档,他连题都不一定看得懂。
听说决赛难度要远高于入围赛。
为了拿到冠军,为了那三十万奖金,也为了给自己搏一条出路。
缝纫机,还得蹬!
提交试卷后姜平不墨迹,迅速关机往机房外走去。
陈茵疑惑看向少年,眼神中有些不解。
王闰秋直接问道:
“喂臭小子,干嘛去?”
“做衣服。”
“???”
“不是你题答完了吗你就做衣服?痛快回来!”
走到半路的姜平转头看去。
笑着说道:
“您写第二道大题的时候我就交卷了。”
“还是操心操心自己吧,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