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 > 都市 > 华娱之你到底有几个好妹妹 > 第7章 于辛火了 追读

第7章 于辛火了 追读(1 / 1)

当采访于辛的文章开始发酵后,大众对于辛也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之前的于辛,在大众的眼里就是一个北电新生,长得帅会写歌。

但是这几家媒体的采访,面对批评时,他大方认错,承认自己的不足的同时,同样表达了文艺创作的特殊性。

这让于辛获得了不俗的口碑,毕竟这个的公众人物,一个比一个的嘴硬。

证据甩脸上了,还硬要狡辩,于辛这种坦诚不足的做法,给他圈了不少粉丝。

甚至很多网友开始一个个的为于辛打抱不平。

“我觉得歌词很优美啊,一首中国风歌曲,却不像其他的歌那样,硬往古风上贴,却又写的那么尴尬。”

“一首歌词,太上纲上线了吧,如果都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几乎所有的歌词都能挑出毛病。”

“就是,很多经典歌曲为了押韵和创造意境胡编乱写。青花瓷起码没有这样吧!”

还有很多人列出那些逻辑混乱的歌词。

如果说之前于辛还是歌火人不火,而现在的于辛,也开始有自己的粉丝了。

唱片公司面对越来越火的于辛,经过几次的接触后,也知道了他的底线是:自己写的歌,全版权都要在自己名下。

这种做法在未来很常见,就是艺人工作室挂靠一家公司,然后交一定比例的运营费用。

但是现在,还没有一家唱片公司能接受于辛的条件。

毕竟在唱片公司开来,于辛提出这种条件,是把唱片公司当成他的打工人了。

所以现在大部分公司,一边对着于辛这种,能改变一家公司格局的创作型歌手流口水。一边冷眼旁观,等着他什么时候翻车。

每隔几年,唱片业都会冒出几个天才,以为自己能改变现有的格局。

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全部都失败了,最后一一被各大公司收入门下。

在他们看来,于辛的走红具有一定的意外性质。

如果不是两位清华的教授,听了他的歌后,在权威媒体点评,引起了公众的好奇。

于辛这种直接把歌发到网络上,没有任何公司给他做宣发,打榜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

这也是很多独立音乐人做出来的音乐,很多质量优良,少部分也具有广泛的流行度,但都在小圈子里面流行,没有办法破圈的原因。

大家现在等的就是于辛,什么时候被打击到认清现实,他们认为这天不会太远。

只要等于辛再发几次歌后,满心欢喜的他却发现成绩远低于期待,就会认清现实。

就算他的新歌质量远超这三首歌,也不会再给他破圈的机会,各大唱片公司会联手打压热度,起码各种颁奖礼和榜单是不用想了。

如果创作歌手凭借着创作能力,就可以打破唱片公司垄断行业的话,那对于唱片业来说无疑是一种颠覆,甚至可以说是末日。

所以最后谁能签下于辛,现在对于各大公司来说,都是次要的,只要是唱片公司签下来就行。

但是绝不容许于辛这种能改变行业格局的行为获得成功。

而前世在行业里面挣扎过十多年的于辛,对于唱片公司可能会做出的反应,是有一定猜测的。

对于这一切,于辛是做了预案和计划的。

唱片公司的这种做法,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的创作歌手来说是有用的。

但是对于他,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收效甚微。

和所有人都不同的是,于辛不光见过这个圈子里最脏的手段,他更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

这才是于辛最大的底气,他是重生者,而重生者最大的金手指就是,他见过未来。

和唱片公司跟于辛,有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不同的是,影视公司对于辛的追逐,力度更大了。

很多剧组递过来的甚至是主角的剧本。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接近年底的原因,于辛接到的剧本基本没有什么知名公司出品的。

大部分的剧本于辛前世完全没有印象,可以确定,这些烂戏要么没有上映,要么扑的无声无息。

只有一个剧本是例外,唐人也递过来一个叫《少年杨家将》的剧本,给的角色是杨五郎,算是主要配角。

唐人给的条件还算优厚,虽然于辛现在小有名气,但那是在歌坛。

在影视行业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抗收视,所以除了小剧组愿意拿他的热度赌一波奇迹外,没有大剧组愿意冒风险,让他出演主角。

更何况谁也不知道他的热度能维持多长时间,唐人愿意给出一个主要配角,还不用试镜,只要试装没问题就能出演,可以说是很有诚意了。

这也是因为唐人的老板蔡益侬看于辛一直没有签公司,而她又很看好于辛。

觉得于辛凭着一张脸,在娱乐圈就有一口饭吃,更不用说他还很有才华。面对媒体采访展现出来的情商也很高,比一些在圈内厮混多年的老油条都要成熟,简直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接到《少年杨家将》的剧本后,于辛有些犹豫。

于辛犹豫的原因是,他知道这部戏虽然口碑不错,地方试播的成绩也很好,但是注定不能上星。

这部戏他前世就知道,是唐人和华宜两家公司的重点项目,号称投资三千万的古装巨制。

从立项到杀青,宣传就铺天盖地,能盖过他一头的只有张大胡子的《天龙八部》。

于辛没有犹豫多久就决定接下这部戏,虽然最后没有上星,但一部剧从开机到上星,至少要一年的时间。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保持热度,不让自己像其他昙花一现的艺人一样,红了一阵,很快就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这也是那些唱片公司,明里暗里对他警告后,于辛做的诸多谋划里面的第一步。

保持热度,让自己始终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只不过,他不太满意杨五郎这个角色,一个配角对他的加成太小。

于辛知道男一号杨六郎肯定抢不过唐人一哥胡鸽,他瞄上的是男二/男三,杨四郎/杨七郎。

这两个角色的戏份差不多,对于他来说哪个都可以。

只是怎么抢下这两个角色,于辛还需要做点准备工作!

最新小说: 我的拼夕夕连接物价膨胀世界 全职法师:每系一个天生天赋 又逢君 夜的命名术 娱乐:我就是顶峰 华娱情报王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国术!大宗师 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丧尸王:开局捡个婴儿是女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