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函谷关。
那就是走宜阳沿洛水上游直到卢氏城,再由卢氏北上翻过枯枞山从烛水上游而下,直抵函谷关后背腹地。
虽然不能过大军,却是可以通精锐小股部队。
到时腹背受敌,函谷关必失。
与其如此,不如趁早放弃。
要怪只能怪,这一次李家损失太大。
“现在不是在招募兵马了吗?”
“就不能……”
杨忠与李道宗皆是摇头。
根本来不及了。
赵膏是很聪明又嗅觉敏锐之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唉,惨也,痛也!”
“撤吧,全军撤往潼关!”
“让柴昌留守弘农郡,毕竟他是太守,未有失德犯错,即便是赵膏控制了朝廷,亦不能借此罢免他的郡守之职。”
李道宗与杨忠赞道:“家主英明,有柴昌在弘农郡为明;有杨家郡望在暗,即便赵膏拿下了函谷关也如鲠在喉,根本把控不住,迟早还会将此关送给镇西将军府的!”
话虽如此,但是李基有种不妙的预感,此次离开函谷关,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个已经死去的昏君叶无泷。
这该死的错觉,怎么我又想到了他。
真是阴魂不散,死了都不能让我安心。
翌日一早,李基众军收拾东西,挨到下午时分,众军这才陆续撤出函谷关。
将守关的任务移交给了弘农太守柴昌。
柴昌目送李基等军离去,脸上泛着苦色。
今晚他就紧急叫停了募兵之令。
李家大军一撤,前途未卜呐。
赵膏会不会动他,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
他心里同样惴惴不安。
就这样瞎等了一日。
第二天中午,这才看到一支铁骑精锐姗姗来迟。
“果真是强军,难怪李昞等人不敌!”
“同样是五千精骑,却比镇西将军府原来那五千要强上数倍。”
柴昌脸露震撼之色,心里越发的苦了。
这明着的卧底怕是不好当呐,只是一脚踩进了李家,根本无法再抽身了。
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否则便是无信无义不忠不孝之人。
“何人在关城上,速速打开城门,否则别怪我军强攻之后,杀得汝等片甲不留!”
尉迟恭一骑奔出,手指城头大喝一句。
柴昌整理了一下仪容,这才往前站了三步,朝下抱拳:“鄙人弘农太守柴昌,函谷关在我弘农地界,自当由我守住此关城,不知道将军是哪一位?”
“此来有何公干,细说道来!”
尉迟恭闻言嗤之以鼻冷笑:“听说此关不是被李基那逆贼给夺了吗?”
“如何还会在你柴昌手中,无需废话,速开城门,我数三声不开城便也是逆贼,休怪我军强攻!”
柴昌鼓动了一下咽喉,脸色有些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将军误会了,镇西将军奉命向西去镇守关中,确实带大军从此关经过,但是他们并未夺关!”
“我弘农郡也未遭到敌军袭击,还请将军细说来历,若无身份凭证,我这关城恐不可轻开!”
尉迟恭还想骂战。
这时秦琼跑了过来,对城上的柴昌道:“我等乃陛下亲军玄甲营,奉命前来接管函谷关。”
“赵膏为陛下所杀,宇文士被诛杀,西营大军尽数投降或被灭,汝当速开关城,迎接王师!”
什么?
赵膏死了?
宇文士也死了?
西营投降了叶无泷这个昏君。
柴昌听后大吃一惊。
内心被震得如翻江倒海一般。
这怎么可能?
昏君怎么可能会这么强?
虽则不信,但是他清楚,秦琼等人没有必要骗他。
不管是陛下的人还是赵膏的人,这函谷关都是要接收的。
李基走之前也吩咐过,不必强硬,该给就给,保留实力最为重要。
“来人,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关!”
…………
京师,南城门,时间回到交战之日。
“噗噗噗……”
正手忙脚乱指挥禁军新军抵抗南营大军攻城的蔡进,听觉得背后阵阵凉风袭来。
回身一瞧。
好家伙,保护他的武林高手们,一个接一个被鸟笼状的利器罩住了脑袋!
“这是……血滴子?”
瞬间,蔡进全身上下,通体生寒。
二百多的血滴子纷纷杀上来,一波攻击就斩杀了蔡进三分之二的护卫高手。
而那些冲上来试图近战的士兵,更是死伤无数,被杀得胆寒纷纷退了下去。
“你们……”
不一会儿,保护蔡进的高手全部被杀,蔡进本人被俘虏。
“蔡进,还不下令让禁军新军停止抵抗!”
贾诩在二十名血滴子的保护下慢慢从内城的阶梯走上来。
城上的局势已经可以说完全控制住了。
禁军新军虽然在抵抗南营大军的进攻,却不敢冲击城门楼。
毕竟血滴子手中的鸟笼武器可不是吃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原来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函谷关。
那就是走宜阳沿洛水上游直到卢氏城,再由卢氏北上翻过枯枞山从烛水上游而下,直抵函谷关后背腹地。
虽然不能过大军,却是可以通精锐小股部队。
到时腹背受敌,函谷关必失。
与其如此,不如趁早放弃。
要怪只能怪,这一次李家损失太大。
“现在不是在招募兵马了吗?”
“就不能……”
杨忠与李道宗皆是摇头。
根本来不及了。
赵膏是很聪明又嗅觉敏锐之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唉,惨也,痛也!”
“撤吧,全军撤往潼关!”
“让柴昌留守弘农郡,毕竟他是太守,未有失德犯错,即便是赵膏控制了朝廷,亦不能借此罢免他的郡守之职。”
李道宗与杨忠赞道:“家主英明,有柴昌在弘农郡为明;有杨家郡望在暗,即便赵膏拿下了函谷关也如鲠在喉,根本把控不住,迟早还会将此关送给镇西将军府的!”
话虽如此,但是李基有种不妙的预感,此次离开函谷关,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个已经死去的昏君叶无泷。
这该死的错觉,怎么我又想到了他。
真是阴魂不散,死了都不能让我安心。
翌日一早,李基众军收拾东西,挨到下午时分,众军这才陆续撤出函谷关。
将守关的任务移交给了弘农太守柴昌。
柴昌目送李基等军离去,脸上泛着苦色。
今晚他就紧急叫停了募兵之令。
李家大军一撤,前途未卜呐。
赵膏会不会动他,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
他心里同样惴惴不安。
就这样瞎等了一日。
第二天中午,这才看到一支铁骑精锐姗姗来迟。
“果真是强军,难怪李昞等人不敌!”
“同样是五千精骑,却比镇西将军府原来那五千要强上数倍。”
柴昌脸露震撼之色,心里越发的苦了。
这明着的卧底怕是不好当呐,只是一脚踩进了李家,根本无法再抽身了。
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否则便是无信无义不忠不孝之人。
“何人在关城上,速速打开城门,否则别怪我军强攻之后,杀得汝等片甲不留!”
尉迟恭一骑奔出,手指城头大喝一句。
柴昌整理了一下仪容,这才往前站了三步,朝下抱拳:“鄙人弘农太守柴昌,函谷关在我弘农地界,自当由我守住此关城,不知道将军是哪一位?”
“此来有何公干,细说道来!”
尉迟恭闻言嗤之以鼻冷笑:“听说此关不是被李基那逆贼给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