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勤与小思的感情很好,他也将这小姑娘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
他几个子女都不在家,可能太孤独吧。
谢锐想了想,进门后便道:“六叔,小思念念都是你,要不你也搬来开昌楼住?”
“小子,你是怕我照顾不好自己?告诉你,你六叔我可还没有老。”
“不,那倒不是,是请你过来帮我照顾小思。”
“呃,这真是个问题,你经常外出,留小思在家也没人照看。”
“对,就是这个意思。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搬过来,我们一家人也比较热闹。”
“谢小子,还是你会说话,说得我之前的顾虑也没了。”刘松勤拍了拍小思的头,问她:“爷爷搬来跟你一起住,你欢迎吗?”
小思仰起头,惊喜道:“当然欢迎了。我要爷爷教我识字、算数、做玩具,捕小鸟......”
刘松勤当晚就留在了开昌楼。
第二天,谢锐又帮他搬了家。
刘松勤住在开昌楼,还是要到坎下楼上工挣工分。
老人家常言,夕阳虽好,亦要珍惜余晖,趁着筋骨尚健,多出一份力,多尽一份心。在田间地头,他不仅是一位勤劳的耕耘者,更是年轻一辈的引路人。
别看刘松勤全身消瘦,身子却很结实,能举着上百斤的石磨快速奔跑。
村人都说,六叔是有真功夫的。
还是杀过人的真功夫。
刘松勤十几岁时就参加过松山战役,是当时的童子军,还真是与倭寇真枪实弹地拼过的抗战老兵。
良洞村的人,听到他的名号,都是肃然起敬,也有很多人对他又敬又畏,在整个大生产队,颇有威望。
刘松勤住在开昌楼,早晨带着父女两人练闭气功,白天大部分时间到坎下楼上工,晚上回来教谢锐学习竹编手艺。
谢锐第三天又开着拖拉机进了县城。
他找到了陈展岳和邓清,给两人都送去了5套“三转一响”。
临近过年的时候,婚嫁之事比较多,他们已经将前几日送过来的那批货都卖了出去。
他们看到谢锐到来,心里自然非常高兴。
“谢兄弟,如今快过年了,要结婚的,准备结婚的,都想在年前送彩礼办喜事,‘三转一响’很抢手呀,又有几人找我们订购了几套。”陈展岳咧着嘴道。
他这段时间卖出去几套“三转一响”,兜里进账200多块,眼看弟弟说亲的彩礼也凑够了,他寻思年前上女方家呢。
“展哥、邓清兄弟,今天也是给你们送货过来。只是,今日过后,可能会有人在县城售卖同样的货,你们要抓紧时间多订购一些单子。”谢锐嘱咐道。
“他们真的是卖900块一套?”邓清不放心地道。
谢锐微微一笑道:“是这样,能肯定的是,他们的进货价是830块。”
前几日,他就给两人说过此事,陈展岳两人也是比较上心,真的找到一些买家,都是以800块价格出售的。
“要真是这样,我们还竞争不过他们,就拿一根绳子找棵树上吊好了。”邓清呵呵一笑。
谢锐肃然道:“据说这个人在县城很有权势,你们在出售货物的时候,必须谨慎一些,注意安全,尽可能不要让他知道你们的底价。”
“放心吧,我在联系卖家的时候,也打探了一下,你说的此人是饼干厂的官兆牛,对吧?”陈展岳似笑非笑道。
谢锐心里一惊,点头道:“就是他,他的货也是从我这里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