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内阁那边.....还有那边未必会同意!”杨廷和抬头朝着龙首宫方向一拱手,指出来关键地方,皇帝您可以下旨,内阁却一定会抗议。首辅次辅可都是上皇的人。更何况军权大多操纵在上皇手中。军中勋贵没有上皇的旨意未必敢于轻易出动。
隆元帝略微思索片刻,随即满不在乎的大手一挥。说道,“龙首宫那边儿,你不需要太担心。只要你我君臣定下军国大计,安排妥当。龙首宫那边儿。自然有朕亲自去分说。”
皇帝心里明白,四次北伐的失利,在上皇心中始终是一根刺。如果有机会,自己的父皇虽然痴恋权势,却不会放过报复草原人的机会。这也是他染指更多军权的机会。
见皇帝执意要派大军试试鞑靼锋锐,杨廷和不由眉头紧皱。
思量片刻后,斟酌着说道,“陛下,鞑靼人擅于野战。如果要派出大军对抗必须多派遣骑兵。不如调遣京营三千营和辽东诸卫骑兵聚集一处,辅以步军,如此方可保的万无一失!”
“嗯!不错!”皇帝闻言轻哼一声,说道“正好,那柳芳不是总抱怨,说朕的朝廷不给京营诸军锻炼的机会吗!这次朕给他机会,看他能否中用!”
旋即隆元帝又吩咐道,“你去和兵部拟个条陈,商量好方略,调动京营三千营,十二团营显武营、振威营,同时辽东宁远卫等诸卫的所有骑兵,一起救援宁远。
明日一早送进宫来。朕看过后亲自去龙首宫请父皇下旨。这次一定要克鞑靼人于北原城下,扬我大夏天威!”
杨廷和无奈下只能躬身应诺道,“臣遵旨!”
翌日,隆元帝带着兵部的条陈,去龙首宫请安。
果然不出皇帝所料。上皇虽然面有不愉,但还是降下旨意,命令内阁及五军都督府全力听从皇帝的吩咐。隆元帝一脸高兴的离开了龙首宫。
龙首宫,淡淡的檀香中,昌泰帝慵懒的斜靠于软榻之上,不断转动手中的珠串。
良久之后,似梦似醒地上皇突然叹息一声,“唉!这个老四。!把鞑靼人想的也太简单了些。还想堂堂正正阵而胜之!太年轻了!经验不够啊!”
龙首宫掌事大太监,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小心翼翼地敬上一杯香茗,待得老皇帝接过去,才略带讨好得小心说道,“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皇爷继续为皇帝掌总朝纲。皇帝到底还是经历大战少了点。这天下离了皇爷您可不行啊!”
“哼!你这老货!惯会讨巧!”昌泰帝没好气得笑骂道,饮了一口茶,半响之后,悠悠得继续说道,“这个老四确实没有经历过大战!当年他就一直只知道跟在太子身后唯命是从。忙前忙后的处理一些琐事。
如果朕的太子还在。朕这把年纪又何必操劳这些烦心事!鞑靼人凶悍,仗着坚城防守了几天他就敢翘尾巴。这老四也是个没出息的!”
夏守忠深知主人的性子,老皇帝可以自己骂儿子,做奴婢的却不能诋毁,于是低头默不作声,只是静静地听着。
果然,老皇帝埋怨了几声之后,又似自言自语的说道,“罢了!罢了!朕也老了。这天下早晚要交予他手里。趁着还能动弹!且看他会如何折腾!横竖这天下还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