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元帝目光灼灼,满含期待地扫视着众臣,急切地问道:“诸位爱卿,林家父子立下这般惊天大功,朕究竟该如何奖赏才称得上恰当?朕觉得,林安宁此功当可封侯以谢!”
次辅韩安国连忙趋前一步,神色恭谨,拱手说道:“陛下,请容臣进言。林安宁此次虽战功卓著,但毕竟还年轻,阅历尚浅。
若此时贸然给予过高封赏,恐使其滋生骄傲自满之心,于其未来成长不利。
况且,军功封赏当循序渐进,若一开始便位极人臣,日后再有功绩,又当如何封赏?岂不是封无可封?
再者,林父林韶峰已然是伯爵,倘若儿子的爵位越过父亲,于礼法伦常亦有不妥。臣以为,此次不妨先给予适当赏赐,以励其继续为朝廷效力,待日后其功绩积累更多,再行重赏,如此方为长远之计。望陛下三思。”。
隆元帝听了这番长篇大论,眉头一紧似有不喜,并未出声。
大学士杨廷和瞧见皇帝脸色,连忙趋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现今林安宁正领军于草原追击溃军,局势尚不明朗。依臣之见,不妨暂且等待鞑靼退兵,待林安宁凯旋归来,再一并封赏,如此或许更为周全。”
隆元帝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林家父子的功绩,朕定铭记于心。朕主意已定。待林安宁归来,朕自会找太上皇请示,为其封侯,务必重重酬谢他们的不世之功。”隆元帝说这话时,神情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好不容易得了上皇允许,可以染指军权,怎么能错过如此拉拢人心的良机。想到此处,隆元帝猛地一挥手,豪迈地高声道:“传朕旨意,此次北原大捷,所有参战将士皆重重有赏。大赏三军,务必让将士们皆感受到朕的隆恩,以振我军雄威!”
众臣齐齐跪地,高声应道:“陛下圣明!”
这日正是贾政生辰,虽然因战事紧迫,宁荣两府不敢大肆操办。但心爱小儿子的贾母还是摆了两桌家宴,邀了宁荣两府的大小主子一同高乐。是的。又高乐了。贾府高乐,这是日常行为。
贾珍、贾琏、贾蓉、陪着贾赦和贾政,男人们在外间吃喝,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女眷属们则陪着贾母在内间,欢声笑语,气氛融洽。黛玉身着一袭淡绿罗裙,身姿婀娜,如弱柳扶风,眉眼间透着灵动与温婉。宝玉瞅准时机,悄悄溜进内间,来到黛玉身旁。
黛玉飘了他一记白眼,略显嫌弃的说,“二哥哥不在外间陪着舅舅们,进来作甚?”
只见宝玉丝毫没有生气一脸痴缠,拉着黛玉的衣袖,轻声说道:“林妹妹,这会子我心里只念着你,外面那些个热闹都不及你半分。”
黛玉娇嗔地瞪他一眼,轻语道:“你又来胡言乱语,仔细让人听了去。”宝玉却不管不顾,依旧紧紧挨着黛玉,眼中满是小儿痴缠。
众人瞧着这两人,有的抿嘴偷笑,有的无奈摇头。贾母一脸慈爱地看着他们,心中暗自欣慰。
王夫人则在一旁暗自生气,这个狐媚子的女儿小狐媚子又在勾引我的宝玉。只是碍着贾母在场不敢说什么,还得陪着笑。
正在众人沉浸在这短暂的欢乐之中时,宁国府的大管家赖二,火急火燎地闯将进来,嘴里还扯着嗓子高呼:“老爷,大喜啊!大喜啊!
贾珍彼时正喝得畅快,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嚷扰了兴致,当下怒不可遏,将手中酒杯狠狠一掷,大声斥骂道:“没个规矩的混账东西!这般没头没脑地咋呼,成个什么样子!来人呐,给我拖出去狠狠教训!”说着,便要指使小厮们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