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赶忙起身劝阻:“贤侄莫要动怒,且先听听他究竟所为何事,这般匆忙想必是有要紧缘由的。”
贾珍这才强压怒火,没好气地瞪着赖二,喝道:“哼!还不速速道来,究竟是何事?倘若没个正经由头,仔细你的皮!”
赖二喘着粗气,满脸涨得通红,跪在地上说道:“老爷,大喜呀!奴才刚刚得了消息,如今这满神京城都传遍啦!乃是北原大捷。表少爷在北原立下赫赫大功!不仅斩杀了鞑靼大将,还夺了鞑靼人的王帐鹰旗!”
贾珍一听,酒顿时醒了大半,瞪大了眼睛,急切问道:“快快细细道来!你可莫要诓骗老爷我!真是我那表弟立下大功?”
赖二一脸谄媚地起身回道:“老爷,错不了的。这可是神京府的府尹大人,特意派人送到咱们府上的消息。还特意交代说,皇上许愿等表少爷班师回朝,要封侯以作犒赏呢!"
贾赦闻言大惊,忙问道:“真的?”
赖二应道:“回大老爷话,这真真儿的呢!奴才一听到消息,片刻不敢耽搁,立马就过来禀告。传消息的差役现今还在东府候着呢,就等着领赏!”
“好!”贾珍听了,不禁大喜过望,“这么多年!咱们家亲戚总算要出人头地啦!”随后众人纷纷不停举杯喝酒,高声庆祝起来。
外间的席面动静引得内间女眷们好奇不已,贾母赶忙差人去探听。不多时,贾赦贾政领着几个男丁走进内室来禀告。
贾珍满脸红光,兴奋地说道:“老太太,大喜大喜呀!咱家的表弟林安宁,在北原那可是威风凛凛,把鞑靼人打得屁滚尿流。
他率军夜袭敌营,斩杀了鞑靼好几个大将。那鞑靼人的王帐鹰旗也被他夺了过来,这可是大大的功劳啊!”说着,他双手比划着,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接着,贾珍更是眉飞色舞,提高了声调高呼:“老太太您可知,这消息都传遍京城啦!皇上都亲口说了,等咱家表弟得胜还朝,就要封侯!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往后咱们贾家在京城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谁不得高看咱们一眼!”
听了这好消息,贾母自是喜上眉梢,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不住地说道:“阿弥陀佛,真是祖上积德,这老亲林家儿郎如此出息。且不说那北原林家本就是咱们贾家姻亲。但就玉儿着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林字,他们本就是姑苏同姓,又在开国时连过宗。可见咱们两家本就亲厚,如今北原林家势头渐起,但愿能帮衬着我那女婿,让皇帝早日想起他的艰辛,有朝一日把他调回京城,一家人得以团圆。”心中却是想着若北原林家和姑爷家都能调回京城,对贾家和宝玉都是一份臂助。
众人听了贾母的话,纷纷围上来恭喜道:“老祖宗说得是,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咱们贾府也跟着沾光呢。”“恭喜老祖宗,贺喜老祖宗!”
林黛玉站在一旁,听到众人的言语,心中为这从未谋面的远房同宗感到一丝欣喜,可一想到远在江南的父亲林如海,不知他如今怎样,是否安好,不由暗自神伤,眼眸中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忧愁。
王夫人在一旁听着,想到自己那戴罪之身的哥哥王子腾,不禁暗自神伤,心中烦闷不堪。她瞧着这热闹场景,恨不得这功劳爵位全都归宝玉所有,他的宝玉可是有大造化的,林家那小门小户也配。可脸上还得强装出欢喜的模样。
贾宝玉站在一旁,嘴角下撇,眼中满是轻蔑,心中嘟囔着:“这等武夫之功,有何可赞?不过是些血腥厮杀,失了文雅清贵,哪里比得上和姐姐妹妹一起吟诗作对、风花雪月来得有趣。真是粗俗无趣至极!”随即又凑到他的林妹妹那里去讨好了。
王熙凤眼尖,瞧见众人神色各异,赶忙巧笑着打圆场:“老祖宗,论关系辈分,这未来的林小侯爷也该称您一句祖母,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咱们只管欢欢喜喜地庆祝,说不定借着这股子喜气,往后还有更多的福分等着咱们呢!”
众人纷纷应和,席间顿时又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