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季把‘曹操’号带到距离残骸现场不到一英里的地方——这是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通过猜测计算着陆情况——然后穿宇航服。
他穿过气闸室,进入狂风肆虐的沙漠。
他只是觉得有点头晕。重力仅为地球标准的0.8,除此之外,他的宇航服中的空气通过绑在背的再呼吸发生器不断换气,氧气含量也丰富了。
在他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应该调整氧气流量,但在做出调整之前,过剩的氧气就发挥了作用。
他开始哼唱,然后在沙子笨拙地跳舞。过了一会儿,他唱起了一首狂野的太空歌谣,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多年前的歌。
突然一不小心,他被绊倒,四肢瘫倒在沙地。
他躺在那里,紫罗兰色的沙子从宇航服的手套里滴下来,感觉很头晕,同时又很愚蠢。
但他仍然清醒,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他费了很大力气才把手伸过肩膀,将氧气表移回一个档位。过了一会儿,心流平静下来,感觉自己的头脑开始清醒。
他正行进穿过一片梦幻般的洛克沙漠,金星色彩缤纷,柔和的绿色和红色,霸道的灰色,奇怪的幽灵般的蓝色。
天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云层,以其奇怪的粉红色主导着大气。
但是,这是一个寂静的世界——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
在远处,他看到了船的残骸;越过它,土地开始升,不知不觉地倾斜到一座平缓的小山,到处都有奇怪的雕刻岩石露头。
他走得很快。
十五分钟后,他到达了船。它直立着——或者更确切地说,它的骨架是直立着的。船没有坠毁。
它只是腐烂了,几个世纪以来,它的金属皮被满是沙子的风侵蚀了。除了一个空荡荡的框架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绕着船转了一圈,然后进入了一百米外的洞穴。
他猛地打开了光束。
黑暗中,他看到了——
一具蜷缩在一起的骷髅,位于洞穴的后方。
一堆腐蚀的设备;气氛发生器,其他工具现在已经不成形了。
‘曹操’已安全抵达金星。但他从未离开过。
令罗季惊讶的是,他在骨头堆下发现了一本坚固的书——一本用金属板包裹的书。
不知何故,它在这个安静的洞穴里经受了几个世纪的流逝。
他轻轻地打开了书本。盖子一碰就掉了下来。他把前三页翻了回去,里面是空白的。
第四张纸用大家现在熟悉的、粗糙的手写着这样的字:《哈勃的日记》。第十七卷—2570年10月20日——
在六天的回程中,他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并重读‘哈勃’的遗言,并对枯萎的旧书页进行复印。
对于老‘哈勃’来说,金星之旅很轻松。
他准时着陆,并在山洞里为自己安排了家务。但是,正如日记所详述的那样,他感到力量一天天地减弱。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人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已经不成熟了。
他的开拓船还剩下一些小修整工作,但没有力气去做这项工作。
爬船的走道、焊接、测试——现在,机会摆在他面前,他却无法实现目标。
几次尝试完成这项工作,但效果微弱,最后一次,他从简陋的索具摔下来,臀部骨折。
他设法爬回山洞内,但是,独自一人,没有人照顾他,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希望。
他不可能完成他的造船计划,所有的梦想都结束了。
他的方程式和蓝图将与他一起消亡。
在最后一天,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没有在任何地方留下关于空间扭曲发生器机械结构的完整记录,而如果没有空间扭曲发生器的关键机制,就没有留下任何完整的记录。
所以,超空间驱动器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为了与日益逼近的死亡赛跑,潘冷寒在日记中翻开了新的一页,用坚定而有力的字母在标题写“致那些追随者”,并用墨迹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清晰而简洁的解释。
罗季欣喜若狂地想,一切都在那里:图表、规格、方程式。根据‘曹操’的笔记建造这艘船是可能的。
日记的最后一页显然是‘哈勃’临终时的想法。‘哈勃’的笔迹越来越潦草、凌乱,写下了一段宽恕世界的蔑视,希望有一天人类确实可以轻松到达星星。
这段话到了中间就结束了。罗季想,这是一位伟人的感人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