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脸上情真意切,说到最后,神色感慨,朱瞻基也是听的有些愣神。
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见到这样子的朱高燧,往日里,朱高燧虽然总是一副笑面虎的样子,看上去一副城府很深的样子,但是大多数不过都是故意如此,这样子情真意切得流露,朱瞻基估计怕是就连以前和朱高煦穿一条裤子得时候,可能都是不曾出现过的。
朱瞻基闻言也不禁沉默了一下,想了想开口问道:“三叔真的已经想好了?确定完去就藩了吗?”
朱瞻基表情微微认真,看向朱高燧。
虽然心里感觉自家这位三叔应该是没有忽悠自己,但是感觉毕竟只是感觉,朱瞻基觉得该有的试探,还是依旧有必要的。
“自然已经想好了!”朱高燧倒是也不隐瞒,坦坦荡荡道:“来的时候,就藩的奏章我已经让人给你爷爷送了去,想必你爷爷应该不会拒绝,或许要不了多久大侄子你怎么看到奏章了。”
“三叔打算封去哪里?”朱瞻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自然是江南地区最好,大侄子你也是知道的,江南富庶,你三叔我没什么大抱负,就想以后给你几个弟弟妹妹也能攒一些家底。”朱高燧直接道。
话落,微微一顿,又补充道:“不过具体的自然还得看你爷爷的态度了,不过老爷子就你爹,你二叔,还有我三个儿子,想来也不会拒绝才是!”
“………”朱瞻基看了一眼朱高燧,他此时倒是真的有些相信朱高燧的话了。
如果朱高燧只是跑来和他说说要去就藩了,就算是说的再情真意切,自家这位三叔的过往摆在那里,朱瞻基怎样也会怀疑一些什么。
但是现在不光是朱高燧在说,而是真的已经将就藩的奏章递到了自家爷爷面前去,那么这件事情回旋的余地就已经很小了,除非是自家爷爷亲自拒绝让朱高燧就藩,否则这件事情几乎便就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朱瞻基却并不觉得以自家爷爷的性子,真就会拒绝。
毕竟让朱高煦和朱高燧就藩的事情,是自家爷爷提起来的,现在朱高燧同意就藩,那么不管自家爷爷心里是否有这个想法,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怕是为了自己这个皇帝金口玉言的面子,在没有意外之前,自家这位爷爷,哪怕就算是咬着牙也都会同意了这件事情。
而自家这位三叔,如果真的不想就藩,那么只要不傻,也不可能去傻乎乎的把就藩的奏章递上去,触自家爷爷这个霉头。
看看朱高燧,朱瞻基又低了低眉,想了想道:“侄儿有一件事情想要问问三叔?”
朱高燧闻言一愣,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大侄子你说!”
“我想问问三叔对于藩王的看法?”朱瞻基直接问道。
“藩王的看法?”朱高燧看了一眼朱瞻基,脸上若有所思,迟疑了一下道:“不知道大侄子说的是哪一方面?”
“如果我说的是朝廷对藩王俸养的事情呢?”朱瞻基直直接看向朱高燧,也没避讳道:“三叔应该也知道,建文之前为了限制藩王的力量,加强朝廷的权利,所以施行了削藩的政策,只不过建文太过操之过急,自己又优柔寡断,也是因此,才有了我们一家的事情。”
“爷爷推翻了建文,自己坐上了这个位置,自己的实例就摆在眼前,故此也同样对藩王十分忌惮!”
朱瞻基说到这,故意微微一顿,看着朱高燧脸色微微变化,他这才话语一转继续道:“不过和建文不同,爷爷很聪明,知道削藩之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一边用着安抚怀柔的手段,一边不动声色间便完成了削藩的事情,但是也正是如此,却也同样给朝廷留下了更大的问题。”
“大侄子,你的意思是……”朱高燧听到这,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了。
在他放弃了心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后,朱高燧最关心的事情,肯定就是自己以后成为藩王的事情了。
而众所周知,自古天家无亲情,虽然老朱家好了不少,但是本质上依旧是不变的。
故此,朱高燧对于朱瞻基对自己的事情态度,也是格外的事情看重,这也是为何,在决定就藩后,朱高燧还特意进宫来跟朱瞻基摊牌的缘由。
毕竟老爷子已经五十多岁了,用句大逆不道的话来说,老爷子剩下的日子可以说是看得见的。
而剩下的就是太子朱高炽了,老爷子一走,皇位必然落在朱高炽身上,对于这位大哥,朱高燧虽然以前也会总是对着干,时不时的会给朱高炽找一些麻烦,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心里,朱高燧其实也是打心眼里的对朱高炽十分服气的。
同时他也明白,以老大朱高炽的性子,将来朱高炽当了皇帝,对于他们这些兄弟来说,也是只有好处的事情。
只不过太子朱高炽的身体同样也是肉眼可见的,否则老爷子当年也不会说什么“世子多疾………”,然后老二就真的眼巴巴的信了。
之所以信,就是因为是个人都对朱高炽的身体情况有所预料,可以说,但凡老爷子活的长久一些,说不得大明又会经历曾经懿文太子的事情了。
只不过相比建文不同的是,朱瞻基根基会更强,势力也会更大,同时也不会有类似建文的优柔罢了。
这也是朱高燧对于朱高煦没有了信心的主要原因。
看的清了,他才会发现,就算是十个老二绑一起,他估计也绝对斗不过朱瞻基一只手。
所以将来这大明的皇位也必然是要落在朱瞻基头上的。